官名。东晋置。《晋书·姚弋仲载记》:“永和七年 (351),拜弋仲使持节,六夷大都督、都督江淮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单于,封高陵郡公。”
官名。清制于祠祭署之下设祭祠科,以经承为主官。参见“祠祭署奉祀”。
匈奴官号统称。即左、右温禺鞮王,左、右日逐王,左、右渐将王,统称六角。
官名。为国民党政府行政院秘书外的长官。见“行政院秘书处”。
官名。①春秋时楚、宋等国置。太宰之副。执政之一。《左传·成公十五年》: “向带为大宰,鱼府为少宰。”②宋徽宗政和二年 (1112)改尚书右仆射为少宰,令兼中书侍郎,行宰相之职。钦宗靖康元年(1126)
参见“六尚”②。
吏员名。元代于六部置,员额一至二人,掌蒙文缮写之事。
县的等级之一。北魏始分县为大、中、小三级,北齐改称上、中、下,每级中又分上、中、下,共为九等。隋初除京县外,依北齐之制,分县为九等,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起,惟分上、中、下三等。唐制以六千户以上为
即“虎牙将军”。唐朝人因避讳,于所修史书中改名。武官名。晋与北齐置,即“虎牙将军”,见该条。
官名。元置,为纹锦总院长官,掌织诸王百官所用缎匹。见《元史·百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