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左相

左相

官名。相传商汤、周成王皆置左、右相。春秋齐景公置为次相,辅佐国政。《史记·齐世家》:“景公立,以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周赧王六年(前309),秦置丞相,以樗里疾为右相,甘茂为左相。十六国西秦乞伏国仁建义元年 (385) 亦置,为首相。唐高宗龙朔二年 (662) 至咸亨元年 (670) 改门下省为东台,侍中为左相。武则天光宅元年 (684)至中宗神龙元年 (705) 改尚书省为文昌台,左仆射为文昌左相。玄宗天宝元年 (742) 至肃宗至德二载(757),复改侍中为左相。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简称左、右相。明洪武三年 (1370) 于诸王府各设一人,正二品,多由勋臣充任,与右相共掌王府之政令,辅相规讽以匡王失,率府僚各供其事,而总其庶务。


官名。春秋战国时薛、齐、秦等置。《左传·定公元年》:“仲虺居薛,以为汤左相。”此左相为百官长,为国中央级的执政官。《史记·齐太公世家》:“崔杼立庄公异母弟杵臼,是为景公……景公立,以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此左相也是百官长,执国家大政。秦国甘茂曾任左相。《新唐书·玄宗纪》天宝元年:“改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此左相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而专判省事。南宋孝宗年间,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简称左右相。明洪武三年,于各王府置左右相,共掌王府政令。见《新唐书·百官二·门下省》、《宋史·职官一·宰相》。

猜你喜欢

  • 式假

    官制用语。宋朝官员休假制度之一。除遇父母亡故解官持服、祖父母亡故重服外,其余亲属亡故,朝廷按规定给假,称为式假。假期自一日至三十日不等。武臣及归正、归附官丁忧,不解除官职,亦给式假一百日。

  • 丽正书院

    官署名。唐玄宗开元十二年 (724)置于东都洛阳明福门外。参见“丽正修书院”。

  • 江南八道提刑按察司

    元朝地方监察官署合称。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设江南行御史台,下设江北淮东、淮西江北、山南湖北、浙东海右、江南浙西、江东建康、江西湖东、岭北湖南八道提刑按察司。

  • 中藏府

    官署名。东汉名义上属少府,掌宫中币帛金银诸货,有令、丞主之。官署名,掌宫中币帛金银等货物。其长官称令,有丞一人,属员十九人。见《后汉书·百官志》。《后汉书·段颎传》:“勅中藏府调金钱綵物,增助军费。”

  • 父师

    官名。同“太师”。《尚书·商书·微子》:“微子若曰: ‘父师、少师、殷其弗或乱正四方。’”参见“太师”。即太师。《尚书微子》:“微子若曰:父师少师。”传:“父师:太师。”

  • 第二不领人庶长

    官名。北齐置。原称第二不领民庶长,唐朝人修史时避讳改。视六品。

  • 观书殿学士

    官名。辽置,属南面朝官,寿隆初王鼎曾任此职。

  • 黄龙府兵马都监署司

    即“黄龙府兵马都部署司”。

  • 典翼柴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翼王府,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总制。参见“典柴”。

  • 管人

    官名。春秋战国置。掌理馆舍,接待宾客。《仪礼·聘礼》: “管人为客三日具沐,五日具浴。”又:“管人布幕于寝门外。”郑玄注: “管犹馆也。馆人谓掌次、舍、帷幕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