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长
官名。南朝梁诸王国置。北齐除皇子王国外,其余王国及公侯国皆置。隋因之,每王国置一人。
官名。南朝梁诸王国置。北齐除皇子王国外,其余王国及公侯国皆置。隋因之,每王国置一人。
清末外城工巡局所属机构。见“外城工巡局”。
官署名。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置,以官钱为本,听人以物品抵押借用,从中取息。初隶开封府,后属都提举市易司。元丰(1078—1085)改制,归隶太府寺。
官名。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置,二员,以崇禁卫,从二品。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司之一。员二人,从八品。属尚工局,掌金玉钱货。唐朝改正六品,属尚服局,掌瑞宝、符契、图籍。宋、金、明悉如唐制。女官名。唐,明皆置,属尚服局,掌宝玺符契、识其行用,记以
女官名。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诸房并置,无定员,五品。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于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设置,属财政部。掌理关于所谓“自治财政”的规划及其税率的审订。以司长为主官,下设科长、科员。
功臣封号。明朝置。凡以功封公、侯、伯爵者,皆可得封。给铁券,岁禄以功为差,荫其子孙。唯从太祖、成祖起兵有功者另有封号,不属此。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右武伯中大夫右虎贲率上士佐官,正二命。
官制用语。宋朝吏人、公人、军人等名次与地位较高者称为上名,较低者称为下名。
吏名。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太常寺置,位在守阙赞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