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马赤军
元代镇戍兵的一种。探马赤,蒙古语,意为先锋官。蒙古国时期,从各千户、百户和部落中抽调士兵组成,作战时充当先锋。战事结束后驻扎镇戍于被征服各地。如成吉思汗于公元1217年命木华黎攻宋时,组成五投下探马赤军,作为攻金的先锋,平金后屯驻中原。窝阔台汗时命搠里蛮与也速迭八分别率探马赤军出征波斯与高丽,战争胜利后留驻该地。入元以后,探马赤军驻防各重镇和州县作为屯戍兵的一种。其组成以攻金时五投下探马赤军的人员为主,也吸收色目人及汉人参加,战时上阵,平时屯聚牧养。
元代镇戍兵的一种。探马赤,蒙古语,意为先锋官。蒙古国时期,从各千户、百户和部落中抽调士兵组成,作战时充当先锋。战事结束后驻扎镇戍于被征服各地。如成吉思汗于公元1217年命木华黎攻宋时,组成五投下探马赤军,作为攻金的先锋,平金后屯驻中原。窝阔台汗时命搠里蛮与也速迭八分别率探马赤军出征波斯与高丽,战争胜利后留驻该地。入元以后,探马赤军驻防各重镇和州县作为屯戍兵的一种。其组成以攻金时五投下探马赤军的人员为主,也吸收色目人及汉人参加,战时上阵,平时屯聚牧养。
①官署机构统称。《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郑玄注: “百官所居日府。”②长官代称。
官名。南宋孝宗淳熙三年 (1176) 置,为太史局伎术官阶官。
官名。唐朝太子内官,置二员,从六品,掌东宫膳馐进食先尝,领掌食、掌医、掌园。女官名。唐代太子内官有司馔,掌进食先尝,总领掌食、掌医、掌园。见《新唐书·百官二·太子内官》。明初女官中也有司馔,见《明史·
满语官署名。汉译为“内阁”。又作“多尔吉衙门”。
官名,汉魏皆置,为边郡塞曹副长官,佐塞曹掾掌边塞事。参看“塞曹掾史”条。
官名。隋置,见“内直局”。
官名。① 即东都留守。唐玄宗天宝(742—756) 改是称,肃宗复为东都留守。详“东都留守”。②宋朝置。太祖建隆元年 (960) 始置,以亲征泽、潞,由枢密使吴廷祚充任,设留守司,掌宫钥及京城守卫、修
周朝对做官的庶人颁赐的禄田。《周礼·地官·载师》: “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郑玄注: “官田,庶人在官者其家所受田也。后泛指不属个人名户下的田地,由官府掌握。
官名。见“司卫寺”。
官名。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置,以使臣充任。参见“都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