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提督京营

提督京营

官职名。①明朝掌管京营军务的宦官。景泰元年 (1450) 始设,置提督太监、坐营太监、监枪、掌司、佥书,俱无定员。②明朝掌管京营的武臣。永乐二十二年 (1424) 设京营三大营时始设,每营二人,以勋臣充任。景泰元年,选三大营精锐立团营,原有三营六提督选二人领团营事,称提督团营。嘉靖二十九年 (1550) 复三大营之制,统设提督总兵官一人,掌三大营事,后改提督为总督,称“总督京营戎政”,隆庆 (1567—1572) 初,仍以总督为提督,并改原阅视官为提督。四年更改京营制度,三大营复各设提督,又以右都御史一人为提督,同年九月,罢三营提督,乃置总督京营戎政一人统之。

猜你喜欢

  • 乡良人

    官名。又称“良人”。一说即“乡大夫。”春秋时齐国置。乡级军政官长。《国语,齐语》: “管子于是制国”,“十连为乡,故二千人为旅,乡良人帅之”。韦昭注: “良人、乡大夫也。”官名。据《国语·齐语》记载,

  • 大司农斗食属

    官名,为大司农属吏,因职位低,月俸十一斛。斗食属;斗食级俸的官吏。《汉书·薛宣传》:“(薛宣)少为廷尉书佐,都船狱史。后以大司农斗食属察廉,补不其(县)丞。”参看“大司农”条和《后汉书·百官五·百官受

  • 庆瑭

    西夏语官名。西夏置,职掌不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八“元符二年四月”条记,己卯,“言衙头差大使庆瑭威科卜、磋迈喀结桑等来计会。”庆瑭为威科卜的官名。吴广成《西夏书事》卷三十一译作“庆唐”。

  • 直班领侍卫内大臣

    官名。清朝侍卫处之长官,即掌平日紫禁城宿卫之领侍卫内大臣。定员一人,每日轮换。如领侍卫内大臣出差或兼他职,则以内大臣、散秩大臣奏请简派。皇帝巡幸或驻跸圆明园则以内大臣直紫禁城。下有散秩大臣三人(直乾清

  • 后苑勾当官

    官名。宋置,属内侍省,无定员,以内侍充任。掌后苑苑囿、池沼管理以及树木种植,苑中台榭、殿阁的修饰,以备帝后游幸。

  • 右射声率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右武伯中大夫属官,统禁军射声士,负责皇帝临朝及出行的侍卫,下设右射声率中士、右射声倅长下士以佐其职。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左右都押衙

    见“子城使”。

  • 部将

    宋朝军职名。神宗实行将兵法后,每将之下分设部一级编制单位,以部将为统兵官。官名,汉置,军部之下统帅一部的小将,掌奉命领兵作战。《后汉书·邓寇列传》:“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于颍川,恂捕得系狱。”

  • 五城察院

    官署名。参见“五城御史衙门”。官署名。清置,亦称五城御史衙门,简称五城,属都察院。掌稽察京师地方。京师城内分为中东西南北五城,每城设一御史衙门,均称“察院”,其长官为巡城御史,由科道中简派,满汉各一人

  • 鼓吹署令丞

    官名。北齐太常寺所属有鼓吹署,置令及丞,掌百戏、鼓吹乐人等事。隋唐沿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