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换
官制用语。宋朝官员和吏人转迁的一项规定。朝廷内外各司吏职,原该年劳补官者,依法准许自愿改换相应官资,注拟差遣,称“比换”。官员亦可比换其他类别的相应官资。
官制用语。宋朝官员和吏人转迁的一项规定。朝廷内外各司吏职,原该年劳补官者,依法准许自愿改换相应官资,注拟差遣,称“比换”。官员亦可比换其他类别的相应官资。
清末外城工巡局所属机构。见“外城工巡局”。
宋朝学校逐舍升补制度。神宗熙宁四年(1071),太学行三舍法,学生由外舍升补内舍,由内舍升补上舍。后武学、宗学亦行此制。参见“三舍法”。
官名。将军名号。南朝梁置,为五德将军之一,在武置中地位较高,并可为文职清官兼领。《梁书·世祖徐妃传》:“父绲,侍中、信武将军。”武帝官名。金代武散官有信武将军,从五品上;元代武散官从四品称信武将军;明
官署名。辽代置南护卫府,掌南院护卫之事;置北护卫府,掌北院护卫之事。各置护卫大师、太保、司徒,各置总领左右护卫司,总领左右护卫等官。以上各官,均为北面御帐官。御帐各官,出于贵戚者为侍卫。见《辽史·百官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 (196—220) 中曹操置,三国魏沿置,三国魏、晋皆定为五品,南朝宋八品。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 定为五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从五品。杂号将军名,东汉末年曹操置,
官名。北魏置,尚书省南部尚书属官,协理南部州郡事务,亦出使招慰南方边境的蛮族。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时废。
官名。宋置,为太常礼院的长宫。见“太常礼院”。
官名,秦汉皆置,属太仆,有令、有丞掌乘舆路车、小马车。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仆》。
官署名。北齐置,属太子家令寺司藏署。
杂号将军名,汉置,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书·光武帝纪》:“时城中唯有八九千人,光武乃使成国上公王凤、廷尉大将军王常留守,夜自与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骑出城南门,于外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