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王府长史

王府长史

官名。南朝梁皇弟皇子府始置,陈沿置;北魏、北齐及隋诸王府亦均置之。唐制亲王府长史秩从四品上,与司马皆掌统府僚,纪纲职务。宋王府亦置长史,但不任命。辽亲王内史府中有长史,属南面王府官,地位在内史之下。明代王府长史司设左右长史,掌王府的政令,辅相规讽,以匡正王的过失,统率府僚各供其事。凡请名、请封、请婚、请恩泽及陈谢、进献表启、书疏,长史为王奏上。若王有过,则诘长史。清代亲王府世子,郡王府长子置长史各一人,秩正三品,掌总府中的政令,率僚属以各供府事。

猜你喜欢

  • 奉义将军

    官名。三国蜀置,诸葛亮收伏姜维后,辟其为仓曹掾,加此职,封当阳亭侯。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 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班,大通三年(529) 罢。杂号将军名,三国蜀置,姜维曾任此将军,掌

  • 编军科

    清朝兵部武库清吏司所属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

  • 王国典卫令

    官名。晋始置,掌护卫之事。南朝宋齐梁陈及北魏、北齐沿置。

  • 勋官

    官号。始见于南北朝,本以酬战士,其后渐及朝流。阶爵之外,更为节级。北魏陆续设其官号。然皆杂乱,北周始制勋官十一等,名义即此,自正九命至七命不等。隋因其制改命为品。南朝宋薛渊在后废帝元徽(473—477

  • 南学正管学官

    官名。清朝国子监所属南学之主管官。雍正九年(1731)设,一人,由国子监六堂助教、学正、学录内选充。管理学内事务。官名。清朝国子监南学之主官。掌南学事。雍正九年(1731)设一人,由六堂助教、学正、学

  • 东铨

    唐代由吏兵二部侍郎主持的铨试分为两组,其一组称为东铨。见“三铨考试”。

  • 王国

    1、帝王所统治的国。《诗经·大雅·江汉》:“四方既平,王国庶定。”2、诸王的封国。秦末项羽所封诸王之封地。汉初刘邦封兄弟及诸皇子为王。汉皇子封王,其郡为国。有太傅辅王,导王以善,礼如师,不臣。中尉掌武

  • 典学从事

    官名。三国魏、蜀皆置。属州刺史,管理州内诸郡学校、时节祭祀等事。晋朝沿置。《三国志·谯周传》: “蒋琬领刺史,徙为典学从事。”《资治通鉴·晋武帝泰始八年(272)》有典学从事何旅,胡三省注: “典学从

  • 副掾

    官名,汉置。汉朝公府及郡国分曹办公,曹的正长官称“掾”,副长官称“属”或“史”。但也有称“副掾”的。《史晨后碑》载鲁国孔庙置副掾及百石卒史。

  • 小纳言

    即“纳言下大夫”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