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班直

班直

宋朝军队编制名合称。即诸班、诸直。诸班有: 殿前指挥使、内殿直、散员、散指挥、散都头、散祗候、金枪班、东西班、招箭班、散直、钧容直等。诸直有: 御龙直、御龙骨朵子直、御龙弓箭直、御龙弩直等。皆属殿前司。通常选武艺绝伦者充当,为皇帝亲近扈从。或为仪仗队、乐队。


皇帝近卫扈从禁军。五代始置。后唐时有从马直、散员、前直、左右殿直诸名。后晋有西班、内殿直诸名,后周有散员、散指挥使、散都头、内殿直、散祗侯、东西班承旨、大剑直等,统属于殿前司。宋沿后周之制于殿前置诸班直,从禁军中挑选最骁勇者充任,掌宿卫、仪仗、乐队等职守,危急时也参加战斗。其名目繁多,据王曾瑜《宋朝兵制初探》中的统计,属于马军的班直有:殿前指挥使左右二班,内殿直左右四班,川班内殿直(开宝时撤销),散员左右四班,散指挥左右四班,散都头左右二班,散祗候左右二班(仁宗时置),内直左右二班(太宗时改名金枪班),东西班承旨,散直左右四班,钧容直二班(皇帝的乐队),看班外殿直(神宗时撤销),内员僚直(开宝时撤销,太宗时复置,天禧时并入外殿直),茶酒新、旧班(北宋时隶东西班,南宋时单独设置),招箭班(仁宗景祐时隶东西班),属于步军的有御龙诸直,分为簇御马直(分左右二直, 太平兴国时改名簇御龙直),御龙骨朵子直(分左右二直,太平兴国时改名御龙散手直,后又改称御龙骨朵子直),御龙弓箭直(分五直),御龙弩直(分五直)。殿前司马军诸班直的统兵官有都虞候、指挥使、都知、副都知和押班;步军诸班直的统兵官有四直都虞候,每直有都虞候、指挥使、副指挥使、都头、副都头、十将、将虞候。

猜你喜欢

  • 幼官舍人营

    明代五军附属营之一。设坐营官一人,掌操练京卫幼官及应袭舍人。共分四司,每司设把总一人。

  • 却本堪布

    唐古特官。清分设于前后藏,为达赖与班禅宫中之官。员额各一人,在宫内管理诵经、礼拜、供养等事,其对下对外的权力甚大。民国时期沿置。

  • 牢城军

    金代诸路军之一。由尝为盗窃者组成,以充防筑之役。

  • 南北宅教授

    官名。宋至道元年(公元995年)太宗为皇侄等置教授。咸平初,命诸王府记室、翊善待讲分兼南、北宅教授。南宅即南宫,为太祖、大宗诸王之子孙所居,称为睦亲宅;北宅即北宫,为其他诸王子孙所居。大中祥符二年(公

  • 知南枢密院事

    官名。辽朝置为南面官,南枢密院官员,在知南院枢密使事下。

  • 柴炭局大使

    官名。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置大都、上都柴炭局各一,属宣徽院。十六年(公元1279年)改提举司,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定秩为正七品。设大使为主官,大都一人,上都二人;达鲁花赤各一人监临之。

  • 召见

    皇帝特旨命某官员进见,称召见。《史记·田叔传》有诏召见卫将军舍人语。清朝官吏奉特旨召见者皆属高级官员,其他官员均为循例引见。

  • 苗民官

    官名。明朝武职土官,非泛指。设置于湖广、云南、贵州某些苗民区,以当地民族头人担任,世袭。

  • 州学助教

    州学教职。唐制于州学置助教,佐经学博士教授经学,秩未入流。

  • 官名。即太监。西周、春秋战国置。宫内侍御之臣。《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因令奄将宫人之美妾二十人并遗季。”陈奇献注: “奄,奄官。”《周礼·天官 ·序官》: “酒人,奄十人。”郑玄注: “奄,精气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