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勋武前锋五职”。
官名。金置,属三司。员额一人,秩正四品,辅助三司使、三司副使管理三司事务。
官名。金置,泰和六年避睿宗讳,改大宗正府为大睦亲府,改同签大宗正事为同签大睦亲事,与其他长官共掌敦睦纠率宗属钦奉王命。见《金史·百官一·大宗正府》。官名。金置,由同签大宗正事改称。见“同签大宗正事”。
学校名。隋朝置为国子学之一,设博士一人,掌教授学。唐初废。高宗显庆元年(656)复置,三年又废,以博士以下隶太史局。龙朔二年(662)复置,属国子监。设博士二人,从九品下; 助教一人。掌教八品以下官子
官名。宋朝置,合班位在郡公下、上都护上。不常设。
东宫属官。北魏初期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七品上。后期未见。
亦单称免,为官员降罚方式之一。秦在战国时即已施行于严重失职的官吏。《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杂抄》中说:“县毋敢包卒为弟子, 尉赀二甲,免;令二甲。”官员被免职后称为废官。历代均有免官之制,北洋政府于民国
道官名。明清设置,秩未入流,其职为管理县内道士、女冠。
官名。北齐置。原称第二不领民庶长,唐朝人修史时避讳改。视六品。
官名。清末海军部军枢司之长官。宣统二年(1910)设,掌军枢司事。由协都统或正参领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