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秘书

秘书

① 官署名。东汉桓帝延熹二年(159)置秘书监,掌图书秘记,属太常,后省。献帝建安十八年(213)曹操为魏公后,置秘书令、丞,典尚书奏事,权威最重。三国魏文帝黄初(220—226)初,置中书令典尚书奏事,秘书令改为秘书监,下设秘书丞,复掌艺文图籍,称秘书署。初属少府,魏明帝时从王肃之议,不复属少府。西晋武帝时将秘书并入中书省,称秘书局,晋惠帝永平元年(291),复置秘书监,统著作局,掌国史并管理中外三阁图书,称秘书寺。自此秘书之官府始居宫禁外,亦称秘书省(一说南朝梁时始改称秘书省)。南北朝、隋、唐、宋皆称秘书省。北魏时别置内秘书,亦称中秘书,典宫禁中文书机要之事,与秘书省职掌不同。辽、金、元置秘书监。详见“秘书署”、“秘书寺”、“秘书省”、“秘书监”、“内秘书”等。② 官名。为“秘书监”的省称。后亦作为“秘书郎”的省称。


官名。掌管典籍或起草文书。前者如汉朝以来的秘书监、秘书郎;后者如秘书令、秘书丞等。

猜你喜欢

  • 审判员

    官名。北洋政府时期设于热河、察哈尔、绥远三都统府审判处,执行审判事务。下设学习审判员助佐之。

  • 东西阁祭酒

    官名,汉朝公府州府郡府皆建阁以供办事官吏及幕僚居住,分东西二阁,各置祭酒一人主阁事。参看“东阁祭酒”条。

  • 中政使

    官名。元朝置。秩正二品,中政院长官,置四员。下设同知二员,正三品; 佥院二员,从三品;同佥二员,正四品; 院判二员,正五品。

  • 忠部郎中

    官名。渤海国左六司忠部属官,位卿之下。

  • 一帐三房

    官署名。辽朝皇族机构合称。辽太祖阿保机祖文匀德实生四子,长子麻鲁早卒无后。次子岩木之后为孟文房; 三子释鲁曰仲文房; 四子即太祖之父,太祖阿保机之后称为横帐; 阿保机之弟刺葛、迭刺、寅底石、安端、苏等

  • 千乘

    春秋战国诸侯大国的代称。地方百里,出车一千乘,称千乘大国。《孟子·梁惠王下》: “千乘之国”。朱熹注: “乘,车数,千乘之国,诸侯之国。”

  • 閤门舍人

    官名。南宋孝宗乾道六年 (1170) 置,隶閤门司,以武举入官者充任,仿儒臣馆阁之制,先召试于中书然后任命。掌平时诸殿及皇帝出行觉察失仪,六参、常朝时引见亲王于后殿问候皇帝及侍立之事。官名。南宋乾道六

  • 威捷总管

    将官名,金朝置。为军中主将或主帅,掌领兵征伐。威捷总管,为金国海陵王侵宋时的三十二总管之一。见《金史·百官一》。

  • 司甲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武藏中大夫司甲中士佐官,正一命。

  • 同知黄龙府事

    官名。辽置,为黄龙府的副长官,位在知黄龙府事下。见《辽史·百官志四·黄龙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