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结衔

结衔

宋朝官员的各类官衔,如寄禄官、散阶、差遣、封爵、食邑、勋、服色、功臣号及加职等,按一定顺序排列,称结衔。北宋前期,差遣多系于寄禄官前,带职学士也如是,唯宰相兼昭文馆、集贤殿大学士者,以及待制、修撰,则列于寄禄官后,宰执结衔常有八、九十字,多者百余字。神宗元丰 (1078—1085)改制,废散阶、功臣号等虚衔,结衔稍简,又移差遣于寄禄官后。唯奉使外国者依旧,南宋时亦移至寄禄官后。责降官员,衔首带“降授”两字。丁忧者,具衔只称草土臣。


唐宋以后,官员均有一系列官衔,各种衔称按一定顺序排列,称为结衔。以宋代为例,其结衔由寄禄官、散阶、差遣、封爵、食封、勋级、服色等按一定顺序组合而成。北宋前期,差遣多系在寄禄官前,带职诸学士结衔时亦冠于寄禄官前,以宰相兼昭文馆、集贤殿学士者,则列于寄禄官后;唯奉使外国者仍在寄禄官前,南宋时亦移至寄禄官后。官员受责降官者,系衔首带“降授”二字。

猜你喜欢

  • 千人督

    官名。三国魏置,为统领千人的将领,一说即校尉,六品。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定为从六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官名,三国时魏有此官,为统领千人的将官。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定为从六品

  • 东京都虞候司都虞候

    官名。辽朝置,为东京都虞候司长官。

  • 招抚司

    官署名。金末战时机构。掌招集离散,安集遗黎。宣宗兴定五年(1221)二月,置司于单州,以安集河北遗黎。罢怀州行元帅府,置怀州招抚司,受中京行枢密院节制。天兴元年(1232)十月,哀宗以户部侍郎刁璧总招

  • 武足安边科

    科举制科之一。唐宋设置,属武类科目。唐于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诏举, 郑防等二人及第。宋于真宗时诏举。

  • 宪府

    御史台别称。

  • 宫监

    官名。1、隋唐两朝在离宫设宫监、副监,负责离宫事务。《新唐书·高祖纪》:“高祖留守太原,领晋阳宫监,而所善客裴寂为副监。”2、指内监。唐王建《宫词》:“未著柘枝花帽子,两行宫监在簾前。”

  • 行宫三司使

    官名。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前,皇帝巡幸则于行宫置,下设副使、判官,职掌与三司同。

  • 灯塔科

    海关海事部的一科。见“海事部”。

  • 右祗候郎君拽刺

    官名。辽朝置,为北面官。著帐郎君院官员。掌宫帐禁卫、随行扈从。

  • 宿直都监

    官名。辽置,见“宿直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