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西州大将军

西州大将军

杂号将军名,东汉置,凡将军皆掌征伐。《后汉书·光武帝纪》:“是岁,李宪自称天子。西州大将军隗嚣奉奏。”注:“时邓禹承制命嚣为西州大将军,专制凉州、朔方事。”《后汉书·隗嚣传》:“遣使持节命(隗嚣)为西州大将军。”


武官名。东汉置,掌征伐。隗嚣曾任此职,见《东汉会要·职官一》。

猜你喜欢

  • 织枲中士、下士

    官名。“枲”即麻。《周礼》天官之属有典枲下士二人,掌理布(麻布)、缌(细麻布)、缕(麻线)、紵(以紵所织之布,可杂用葛䔛之草)和制造这些物品的麻草等物。北周置织枲中士,正二命;织枲下士,

  • 燕台

    官署名。十六国后燕置,掌管少数民族事务。《资治通鉴·东晋安帝隆安四年(400)》: “(十二月)壬辰,燕主(慕容)盛立燕台,统诸部杂夷。”

  • 国史案

    官署名。北宋神宗元丰 (1078—1085)改制,改史馆置,隶秘书省,掌修国史、实录、日历。哲宗元祐五年 (1090) 改为国史院,隶门下省。

  • 校内外官考使

    官名。唐太宗贞观(627~649)初,以京官望高者二人,分校京官、外官考核,给事中、中书舍人各一人主持,号校内外官考校,亦称校考使、监中外官考使。

  • 司水郎中

    官名。即水部郎中,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改,肃宗至德二载(757)复名水部郎中。官名。唐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改水部郎中为司水郎中,水部员外郎为司水员外郎。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复旧。

  • 十三道监察御史

    官名。明朝各道监察御史的合称。明初,于都察院下置监察御史,以各布政使司分别设置为道,初为十二道。永乐 (1403—1424) 中改为十四道。宣德十年 (1435) 罢原置交阯道,定为十三道,计有浙江、

  • 纳言中大夫

    官名。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御伯中大夫置。仍属天官府。员二人,正五命。随侍于皇帝左右,掌管皇帝所用的书籍,可被派出使敌国及执行其他使命。下设纳言下大夫、纳言上士、纳言中士以佐其职,领给事上士、掌

  • 朵甘思哈答李唐鱼通等处钱粮总管府

    官署名。元朝置,隶吐蕃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掌朵甘思 (今青海东南、四川甘孜、西藏昌都)、哈答(今四川乾宁北)、李唐 (今四川理瑭)、鱼通 (今四川康定东) 等处钱谷。置达鲁花赤、总管、副总管各一员。

  • 总河

    明清河道总督的简称。见“河道总督”。

  • 约禄

    求取爵禄。《商君书·修权》: “夫废法度而好私议,则奸臣鬻权以约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