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诏书

诏书

见“”。①

猜你喜欢

  • 大宗正府札鲁忽赤

    官名。蒙古国时,置札鲁花赤(断事官) 会决庶务。元世祖至元二年 (1265),置二员,累增至十三员,后为大宗正府正官,从一品。世祖朝末年,增至四十六员。后稍有减少,定制设四十二员,以诸王一人为长,其余

  • 行营马步使

    武官名。后唐置,掌行营军马。《资治通鉴·唐纪三》记“安从诲从者争舟,行营马步使陶玘斩以徇。”

  • 造械少监

    海军同等官。北洋政府设置,其军阶为少校,掌理海军造械事务。

  • 行台省

    官署名。即行台尚书省。官署名。隋置,见“行台”。

  • 推授

    清朝官缺补授方法之一。指凡不经开列具题,而以应升之员论俸推取,经引见而授官之例。在京钦天监监副,翰詹坊缺及其他司官等员,或论俸推取二十人,引见奉旨补授; 或拟定正陪,引见奉旨补授。清代任命官员的方式之

  • 噶布式显章京

    即“噶布什贤章京”。

  • 立法院秘书长

    官名。国民党政府设置,见“立法院秘书处”。

  • 海北海南道肃政廉访司

    元朝地方监察官署名。设于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十一月,置司雷州路。成宗大德元年(1297),併入广西廉访司。四年复立。为江南十道监司之一。参见“肃政廉访司”。

  • 冶塘冶令

    官名。见“诸冶令”。

  • 总司

    宋朝总领所简称。南宋总领所的简称。参见“总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