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诸色人匠总管府

诸色人匠总管府

官署名。元朝置。设于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秩正三品,隶中书省工部,掌百工技艺。置达鲁花赤、总管各一员,同知、副总管各二员。下辖梵像、出蜡局两提举司及铸泻等铜局、银局、镔铁局、玛瑙玉局、石局、木局、油漆局及诸物库。各局设大使一员。另置有管领随路人匠都提领所,掌工匠词讼,设提领、大使各一员。


官署名。元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置,属工部。秩正三品 ,管领所属各局诸色工匠生产事务。置达鲁花赤、总管各一人,同知、副总管各二人,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各一人,令史五人,译史一人,奏差四人。下辖梵像提举司,管领绘画佛像及土木刻削工匠;出腊局提举司,管领出蜡铸造工匠;铸泻等铜局,管领铸泻工匠;银局,管领金银工匠 ;镔铁局,管领镂铁工匠;玛瑙玉局,管领琢磨工匠;石局,管领石匠;木局,管领木匠;油漆局,管领髹漆工匠;诸物库,掌出纳诸物。

猜你喜欢

  • 咸阳狱

    监狱名。秦置,除拘系京师一般犯罪者外,亦拘系朝廷犯罪官员,因此兼有中央监狱和地方监狱的双重性质。

  • 左副都御史

    官名。又称“副宪”。明清都察院之副长官。佐左都御史掌院事。明洪武十六年 (1383) 设。左、右各一人,秩正四品。十七年升秩正三品。洪熙元年 (1425),南京都察院设右副都御史一人。清顺治元年 (1

  • 雅乐郎

    官名,东汉置,掌雅乐制作及演奏。《晋书·乐志上》:“自东京大乱,绝无金石之乐,乐章亡缺,不可复知。及魏武平荆州,获汉雅乐郎河南杜夔,能识旧法,以为军谋祭酒,使创定雅乐。”

  • 园陵佐吏

    官名,东汉置,为王侯属官,掌佐园陵啬夫祭祀和征求。《后汉书·城阳恭王祉传》:“诏零陵郡奉祠节侯、戴侯庙,以四时及腊岁五祠焉。置啬夫佐吏各一人。”

  • 容台

    ① 礼部之别称。② 太常寺之别称。官署名,殷置。原为礼容之台,后礼署称容台。《史记·殷本纪》:“周武王遂斩纣头……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注:“《索隐》郑玄云:商家典乐之官,知礼容,所以礼署称容台。

  • 南京交钞库使

    官名,金朝置。正八品,掌出入钱钞兑便之事。其佐官有副使一员,正九品。见《金史·百官三》。

  • 典书令

    官名。西晋王国属官,位在常侍下、侍郎上。东晋改居三军将军下,公侯伯子男诸国俱置。南朝宋、齐沿置。梁王、公、侯国亦置,掌管国相以下公文上奏。依诸国等级不同,自流外六班至流外一班不等。诸侯国可自行选补。十

  • 五业从事

    官名,汉末刘表置,掌五经教授等事。学官名。东汉末刘表为荆州牧,辟宋衷为五业从事,见《艺文类聚》卷三八《礼部上·学校》引王粲《荆州文学记》。五业指五经。

  • 武信君

    1、秦朝末年项梁起兵后自称武信君。《史记·项羽本纪》:“项梁自号武信君。”《汉书·陈胜项籍传》》:“宋义论武信君必败,数日果败。”2、武臣在自立为赵王前为陈胜的将军,他也曾自称武信君。《汉书·张耳陈馀

  • 御前近侍官

    明代御前近侍官有:乾清宫管事,掌督理御用诸事;打卯牌子,掌随朝捧剑;还有御前牌子、暖殿、管柜子、赞礼、答应长随、当差听事、拏马、尚冠、尚衣、尚履。都是御前近侍官。见《明史·职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