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转对

转对

官场用语。即百官轮次面奏时政得失。五代后晋天福(936—943)中,令五日内殿起居,以两人转对,各具实封以闻。后汉高祖乾祐(948—950)初罢。宋太祖建隆三年(962) 复行,凡遇内殿起居日,在朝文班朝臣及翰林学士等,轮次指陈时政阙失,明举朝廷急务。仁宗天圣七年(1029)置看详转对章疏官,同年罢。八年,以群臣转对已周遍,暂罢。皇祐五年(1053)复行。哲宗元祐七年(1092)特免侍从官转对,八年职事官权侍郎以上皆免。绍圣四年(1097),复令百官皆转对。南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令厘务官免对。

猜你喜欢

  • 郡租曹

    郡分职诸曹之一。北魏、北齐置,有租曹掾及佐,掌租赋之事。

  • 河吞大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城守尉”。

  • 户官

    官名。郑成功所设六官之一。参见“六官”。

  • 都市掾

    官名,汉置为郡县佐吏,也称监市掾、市啬夫,或称市吏,掌市政治安及校定度量衡及物价等事。

  • 左右善世

    僧官名。明清置,属僧录司。秩正六品,左右各一人。

  • 学士承旨

    官名。即翰林学士承旨。官名。宋代翰林学士院,置翰林学士承旨,为该院长官,掌制诏令撰述。见《宋史·翰林学士院》。明初置学士承旨,正三品,为翰林院官。见《明史·职官二·翰林院·吴元年》。

  • 司巫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太祝下大夫司巫中士佐官,正一命。

  • 王家大夫

    官名,汉置,也称王大夫,秩比六百石,没固定人数,掌奉王命出使京城,奉璧贺正月,及出使各国,本来都持节,后省。《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东平宪王苍》:“初,苍归国,骠骑时吏丁牧、周栩以苍敬贤下士,不忍去之

  • 就职

    国民党政府铨选制度中的一项规定。依照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公布的《公务员服务法》中规定:“公务员接奉任状后,除程期外,应于一个月内就职,但具有正当事由,经由主管高级长官特许者,得延长之。其延长

  • 水陆计度转运使

    官名。宋置,见“转运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