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伊吾

伊吾

古西域地名。始称伊吾卢,为内地通往西域的门户,即今新疆哈密一带。地肥饶,宜五谷、桑麻、葡萄。东汉永平十六年(73),大开屯田,置宜禾都尉于其地。元初六年(119),长史索班将千余人屯其地。永建六年(131)置伊吾司马,领屯田事。南北朝时,西凉残部唐契为伊吾王,属柔然。隋大业六年(610)设伊吾郡。

猜你喜欢

  • 永康军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改永安军置。治今四川都江堰市。熙宁五年(1072)废为寨。九年,复于导江县(今都江堰市东)置永康军使,属彭州。元祐初复故。辖境相当今四川都江堰市和汶川县部分地区。属成都府路。

  • 罗胡

    即“罗婺”。

  • 苏公塔

    亦称额敏塔。在今新疆吐鲁番县城东南四公里处。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吐鲁番阿奇木伯克苏来曼为其父额敏和卓所建。高44米,砖砌,塔身圆而高,下部宽大,向上逐渐细小,形似花瓶。利用砖砌手法变化,塔身有

  • 沈阳日记

    沈(瀋)书名。清崇德二年(1637)至顺治二年(1645)朝鲜国王子李��、李淏入质于清沈阳馆所期间,其侍讲院宰臣、讲官所记的日录,誊录为正、副本各一部。记日常生活细事,并

  • 纳忽里

    ?—1402又作忽纳失里、纳忽失里、兀纳失里。元末哈密镇将。初封威武王,后改封肃王。明洪武十三年(1380),遣使贡马。二十四年,请于延安等地以马互市。后因阻遏贡道,明遣兵破哈梅里(哈密)城时遁走。次

  • 老学庵笔记

    书名。南宋陆游撰。十卷,续笔记一卷。记遗闻旧典、诗文议论,甚为丰富,均可资考证。其中有关军民抗金,秦桧奸恶以及王小波、李顺起义等记载,尤为可贵。《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有续笔记二卷,然迄无流传,惟《说郛》

  • 进士科

    科举考试科目。隋始置。唐代尤贵此科,其得人亦为最盛。科试分为诗、赋及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为甲第;策通四、帖过四以上为乙第。后以箴论表赞,代诗赋试策三道。宋立为最重要之科目。考诗、赋、论、时务

  • 天台山

    浙江天台县诸山的总称。为甬江、曹娥江、灵江的分水岭。狭义仅指天台县城以北的赤城、桐柏、琼台、华顶诸峰而言。据传山有八重,四面如一,当斗牛之分,上应台宿,故称天台。其山以风景雄奇秀丽著称于世。道教以此山

  • 五墓

    古代军事术语。指天井、天宛、天离、天隙、天柖等五种最易遭到敌军歼灭的地形。《孙膑兵法·地葆》:“五墓,杀地也,勿居也。”天井为四周高而中间低洼之地;天宛为山险环绕而易进难出之地;天离为草深树密行动困难

  • 高昌偰氏家传

    篇名。元欧阳玄撰。《圭斋集》、《国朝文类》(《元文类》)均收录。偰氏以居偰辇杰河得名。其始祖暾欲谷本突厥人,因子孙为畏兀儿贵臣,遂成高昌畏兀儿巨族。入元后,其宗支又有人历仕元朝,因成为当时中州著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