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休仁
南朝宋文帝第十二子。封始安王,大明元年(457)为侍中,景和元年(465)为散骑常侍,加特进,左光禄大夫。为废帝所畏惮,虐待备至,前后欲杀之以十数,每以谈笑佞谀说之得脱。遂伙同寿寂之等杀废帝,拥立湘东王为明帝。同年晋安王刘子勋另称尊号,即帝位于寻阳,被任受命督诸军讨平之,又上言诛杀孝武帝其余各子。泰始六年(470)进位太尉,领司徒。以众望所归,为明帝所忌,因表求解镇,进位太尉。明帝病重,虑后事,遂赐死。
南朝宋文帝第十二子。封始安王,大明元年(457)为侍中,景和元年(465)为散骑常侍,加特进,左光禄大夫。为废帝所畏惮,虐待备至,前后欲杀之以十数,每以谈笑佞谀说之得脱。遂伙同寿寂之等杀废帝,拥立湘东王为明帝。同年晋安王刘子勋另称尊号,即帝位于寻阳,被任受命督诸军讨平之,又上言诛杀孝武帝其余各子。泰始六年(470)进位太尉,领司徒。以众望所归,为明帝所忌,因表求解镇,进位太尉。明帝病重,虑后事,遂赐死。
《书》篇名。今文记周成王临终嘱咐群臣协助嗣王治国和康王受命即位对诸侯作诰的史事。古文分康王作诰部分为《康王之诰》。
约1805—?清广东南海(今广州)人,字少廉,又字绍溪。自幼随父习医,后又阅读传入西医书籍,并到西医院观看人体解剖,遂对中西医汇通有所见解。认为中医“精于穷理,而拙于格物”,西医“长于格物,而短于穷理
在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临淄东南龙池附近。源出南郊山下,五源并发,南北三百步(一步六尺),广十步。北流注于淄水。《水经·淄水注》引《地理风俗记》:“齐所以为齐者,即天齐渊名也。”春秋战国时,齐国境内八神之
官名。北齐始置,为鸿胪寺次官,四品上。历代沿置,亦称鸿胪寺少卿。隋初置一员,四品上,炀帝增为二员,从四品。唐代从四品上。高宗、武则天时曾随本寺改名同文少卿、司宾少卿,寻各复旧。北宋前期为四品寄禄官,不
又译董狐狸。明代蒙古兀良合部人。朵颜卫都督革兰台之子。明授都指挥佥事之职。隆庆末至万历中,屡与土蛮、长昂、青把都等入犯明蓟辽诸边,被视为边患。
官名。掌管水源湖泽贡赋之官。《周礼·夏官》:川师,“掌川泽之名,辨其物,与其利害,而颁之于邦国,使致其珍异之物”。
官署名。清末省级教育行政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一省教育行政,稽核学校规程,征考艺文、师范等。辖总务、专门、普通、实业、图书、会计六科。置提学使一人,科长六人,以及司事、书记等。
契丹部落名。大贺氏八部之一。唐设为峭落州。
官署名。唐光宅元年(684)分肃政台置,监察在京百司及军旅。神龙元年(705)改左御史台。参见“右肃政台”。
清台湾灌溉工程。道光十七年(1837)凤山县令曹谨在高屏溪上兴建的引水灌溉工程,两年后完成。圳长四万余丈,可灌凤山(今高雄)南部农田四万六千亩,是清代官修较大的水利工程。二十二年又增开新圳,扩灌凤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