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师
①军队建制。商代置。②官名。春秋时宋国置。为六卿(执政大臣)之一,掌君臣百官教训,又与左师兼掌四乡政令。战国时齐国亦置。③官署名。战国时东周国置。
①军队建制。商代置。②官名。春秋时宋国置。为六卿(执政大臣)之一,掌君臣百官教训,又与左师兼掌四乡政令。战国时齐国亦置。③官署名。战国时东周国置。
官名。简称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清代步军统领衙门最高长官。额设一人。初名步军统领,专管八旗步兵,秩正二品。康熙十三年(1674)兼提督九门事务。三十年,兼管巡捕三营(南、北、中)事务,名提督九门巡捕
书名。唐刘禹锡撰。因其字梦得,故名,又因其曾任太子宾客,又名《刘宾客文集》。原集四十卷,至宋佚十卷,存三十卷。宋敏求搜得逸诗四百零七首,遗文二十二篇,编为外集十卷。有清光绪朱澂《结一庐剩余丛书》本、近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升镇戎军置。治今固原县。初属熙秦路,后属凤翔路。辖境相当今宁夏固原及同心县治以南地。蒙古改为原州。北宋庆历初西夏败宋军于此。
1126—1207南宋临江军清江(今江西樟树市)人,字商老。绍兴进士。初授南安军教授,后改知湘阴县,寻主管广西转运司文字,知宾州。在任关心民生利病,以议盐法不合,罢归。生平嗜学博闻,有感于靖康之乱,发
太平军将士的别称。金田起义后,洪秀全对抗清朝剃发留辫,下令军民全部蓄发,故有是称。
即撒播。一种播种方法。《齐民要术》载:“泽多者,耧耩漫掷而劳之,如种麻法。漫掷、犁㽟,次之。”主要用于种大豆、小豆和水稻。此法沿用至今,但较粗放。
南宋临安於潜(今浙江临安西)人,字德父,号星诸。淳祐进士,授江阴军教授。历史馆检阅、主管崇道观。景定元年(1260),特授秘书郎,迁著作郎,主管佑神观兼史馆校勘。史成,进直秘阁,主管崇禧观。后知台州,
1777—1855英国人。外交官。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随阿美士德使华,充副使。著有《新近出使中国记事》(两卷,1817)。
即“惠宁城”。
明末农民战争中的一次战役。崇祯十三年(1640),李自成率军入河南,饥民群起响应,军威复振。遂进围重镇洛阳,于十四年正月克之。起义军处死福王朱常洵,发王邸金,赈济饥民,并转攻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