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领军府
官署名。隋代置,与右领军府同掌十二军帐籍、差科、辞讼之事。不置将军,唯有长史、司马、掾属、录事及功、仓、户、骑、兵曹参军,法、铠二曹行参军等员。又置明法,隶于法司,掌律令轻重。大业三年(607)改置为左屯卫,为十二卫之一。
官署名。隋代置,与右领军府同掌十二军帐籍、差科、辞讼之事。不置将军,唯有长史、司马、掾属、录事及功、仓、户、骑、兵曹参军,法、铠二曹行参军等员。又置明法,隶于法司,掌律令轻重。大业三年(607)改置为左屯卫,为十二卫之一。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治雍县(今陕西凤翔县南。隋移治今凤翔县),辖境相当今陕西秦岭以北,麟游、扶风、周至等县以西地区。正光中莫折念生起义军擒杀西征都督元志于此。隋大业三年(607)废。唐武德元年
明代僧兵之一。由嵩山少林寺僧人应募组成。嘉靖中,寺僧月空得都督万表檄文,率徒四十余人御倭于松江(今属上海),多次取胜,后皆战死。
书名。明末清初李清撰。五卷。记载弘光一朝史事,起于崇祯十七年(1644)四月福王自淮安府至南京,迄于乙酉(1645)七月唐王即位于福州,改元隆武。由于一直以抄本流传,故有二卷本与五卷本之分,而五卷本中
全名《西塘集耆旧续闻》。书名。南宋陈鹄撰。十卷。鹄号西塘,南阳(今属河南)人。书中记有陆游、辛弃疾等两宋名人遗事,也有对诗文的评论。此书为鹄采录诸家文集、家传而成,故一本题作“陈鹄录正”。但多不注出处
约178—?三国时武陵临沅(今湖南常德西)人,字公渊。刘备领荆州牧,辟为从事,年未及三十擢长沙太守,与庞统并受诸葛亮称为良才。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因吴将吕蒙袭取长沙等三郡,弃城逃入蜀,备不深责,
1321—1383明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伯起。元末聚众保乡里。至正十四年(1354)投归朱元璋,历官万户、统军元帅、镇武卫指挥同知。洪武元年(1368)授怀远将军、安陆卫指挥使。三年从征陕西、四
清官仓名。掌存储木材。设满、汉监督各一人,以工部司员充任,二年一换。
官署名。元代侍卫亲军机构。至顺二年(1331)正月,由东路蒙古军上万户府改置,隶大都督府。秩正三品。仍统钦察、乃蛮、捏古思、那牙勤等千户军。置营辽阳(今属辽宁),衙司在大都(今北京)丽正门内。设都指挥
书名。唐张大素撰。二十卷。已佚。
隋开皇十八年(598)以万安县改置。治今山东郓城县东。先后为郓州、东平郡治。唐武德四年(621)为郓州治。贞观八年(634)徙州治于须昌县,县仍属郓州。天祐二年(905)改为万安县。五代唐复为郓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