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①西周、春秋小国。姬姓。在今山东定陶县北。始封君为周文王之子叔振铎。周初封于曹,都陶丘(今山东定陶西南),故曹叔又称陶叔,有今山东西部之地。《春秋》僖公四年(前656):“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曹昭公)侵蔡”;二十八年为晋所逼,割与宋接壤之地予宋,三年后又被晋逼,割济水以西之地予鲁。曹伯阳十五年(前487)为宋所灭。②一作漕。春秋卫邑。在今河南滑县城东。《左传》闵公二年(前660):狄人灭卫,“卫之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为五千人,立戴公以庐于曹”,即此。秦置白马县。③官署通称。即分科办事机构。战国时秦国郡国所属职事部门泛称曹。《睡虎地秦墓竹简·语书》:“发书,移书曹,曹莫受,以告府,府令曹画之。其画最多者,当居曹奏令、丞。”汉代自公、卿至郡县皆分曹治事。主管者正曰掾、副曰史,其次曰属。魏、晋、南北朝均置。如尚书台、侍御史、公府、将军府、州郡所属,分为吏部曹、度支曹、兵曹、金曹、法曹等数十种;主管长官有尚书、参军、掾史属等。隋唐为尚书省六部及十六卫、各率府、王国、州县下设对应六部职署统称。宋代为尚书省六部别称。六曹即六部;开封府等所属职事机构亦以曹名之,如士曹、户曹、兵曹、刑曹、工曹等。

猜你喜欢

  • 尚书郎

    官名。西汉武帝时常以郎官供尚书署差遣,掌收发文书章奏庶务,后成为常设官职,员四人。分主匈奴单于营部,羌夷吏民,户口垦田功作和钱帛贡献委输,隶诸曹尚书。东汉置三十六员(或说置三十四员、三十五员),分隶尚

  • 客兵

    与主兵相对。指由他地派赴某地执行军务的军队。

  • 公行子之

    战国时齐国大夫。《荀子·大略》载其曾往燕国,道遇曾参之子曾元,问燕君何如? 曾元答以志向卑下,不求贤才为辅,不足为谋。

  • 磨勘司

    官署名。西夏置,称“赤剋罗”。主持官吏考核升迁,属中等司。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亦置,设司令、司丞。十年革,十四年复设,二十年复罢。凡诸司刑名、钱粮,有冤滥隐匿者,稽其功过以闻。

  • 最近支那革命运动

    书名。日本田野橘次撰。上海新智社编辑局补译。一册,十章。作者与兴中会、保皇会人友善,并参加其中一些活动,纂此编以鼓吹革命。记述洪秀全、谭嗣同、唐才常、孙中山及会党、赴日留学生事迹甚详。认为中国前途在革

  • 童子科

    选举制度。唐代始设,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卷诵文十,全通者授官,通七者授出身。应试者由本贯申送礼部,同明经举人之例,考试讫奏闻。宋沿置,十五岁以下能通经赋诗者,州举送朝廷,先由国子监验

  • 伶人

    ①又称伶僮。明代对湘西南、黔东南、桂东北边界若干地区少数民族的统称。各因住地或生产特点而有不同名称,如思恩(今广西环江)伶,砍药材对外交换的苦伶等。有伶僮、平地徭、姆佬等别称。今仅有姆

  • 细君公主

    西汉人。江都王建女。元封中,武帝封她为公主,妻乌孙昆莫猎骄靡为右夫人。至其国,自治宫室居,以币帛赐王左右贵人。昆莫年老,语言不通,公主悲愁,自作歌曰:“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

  • 还殿

    宋代贡举考试的一项规定。举人省试中第,因故未参加殿试,可在下次还试,称“还殿”。

  • 远济堰

    古堰名。又名通济堰。在唐剑南道眉州彭山(今属四川)西北。有大堰一、小堰十,自新津邛江口引渠南下,流一百二十里,至眉州西南入江,溉田一千六百顷。开元二十八年(740),益州长史章仇兼琼开。五代时,眉州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