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含光
唐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本姓弘。开元十七年(729)师司马承祯于王屋山(在今山西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学道。承祯卒,玄宗令居王屋山阳台观继以修道。后称疾归茅山。天宝四载(745)复召入禁中,又还山,玄宗以诗饯别。七载,玄宗受上清经箓于大同殿,遥尊为礼度师,赐号玄静先生。著名弟子有韦景昭、孟湛然、郭闳、殷淑等。著有《老子庄子周易学记》三卷、《本草音义》二卷等,已佚,《全唐文》存文二篇。
唐广陵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本姓弘。开元十七年(729)师司马承祯于王屋山(在今山西垣曲与河南济源之间)学道。承祯卒,玄宗令居王屋山阳台观继以修道。后称疾归茅山。天宝四载(745)复召入禁中,又还山,玄宗以诗饯别。七载,玄宗受上清经箓于大同殿,遥尊为礼度师,赐号玄静先生。著名弟子有韦景昭、孟湛然、郭闳、殷淑等。著有《老子庄子周易学记》三卷、《本草音义》二卷等,已佚,《全唐文》存文二篇。
官署名。春秋时宋国置。时设右师与左师。二师各有官属,右师辖右,治所为右官;左师辖左,治所为左官。
?—1061辽后族。又名阿里懒,汉名知足。萧孝穆之子。兴宗重熙六年(1037),为弘义宫使。累迁同知北院枢密使、东京留守。二十一年,为西北路招讨使,封西平郡王。娶秦晋国王耶律隆庆女,拜驸马都尉。道宗即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撒拉尔。史称撒剌、撒喇、沙剌、沙剌簇、撒剌儿、萨拉尔、撒拉回等。其族原为西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部落。首领撒鲁尔后裔阿干罕子尕勒莽,于元时率族人从中亚撒马尔罕一带迁今青海循化定居,与
?—1368一名有定。元福清(今属福建)人,迁居汀州清流。字安国。元末农民战争爆发,应募入元军。初为黄土砦巡检,升任清流县尹。屡与陈友谅部将邓克明战,任汀州路总管,进为行省参政、福建分省平章。居延平,
1732—1779一作方畹仪。清安徽歙县人,字仪子,号白莲。罗聘妻。善画梅。子罗允绍、罗允缵亦善画梅,有“罗家画派”之称。
《史记·河渠书》:“塞瓠子,筑宫其上,名曰宣房宫。”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
周文王时大史。为文王卜出畋,得太公望。
战国时赵将。赵王迁七年(前229),秦将王翦攻赵,他与李牧率军御之,赵王旋中秦反间计,他被废,李牧被杀。秦急攻赵,赵军大败,赵王迁被虏,赵亡。
清政府与沙俄订立的条约。又称《会议管辖哈萨克等处条款》。光绪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1894.1.1),由伊塔兵备道英林与俄方官员柏勒满等签于塔尔巴哈台(塔城)。系关于《收回巴尔鲁克山文约》执行中善后事
1599—1659明末苏州常熟(今属江苏)人,原名凤苞,字子久,后改字子晋,号潜古。嗜书成癖。应试不第,乃回乡以收集、刊刻古书为业。用重价购得书约八万四千余册,藏于汲古阁,并延名士校勘。刻印有《十三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