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辅
十六国时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人,字玄政。巴賨(或说氐)族。李特长兄。晋元康八年(298),特兄弟与六郡流民入蜀就食时留于略阳。永宁元年(301),晋廷下令流民返乡,他入蜀告特中上方乱,勿还。特遂留蜀反晋,称镇北大将军、益州牧,初建政权,以为骠骑将军。成建初元年(303),晋益州刺史罗尚及地方诸坞壁武装齐袭特军营,与特皆被杀。
十六国时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人,字玄政。巴賨(或说氐)族。李特长兄。晋元康八年(298),特兄弟与六郡流民入蜀就食时留于略阳。永宁元年(301),晋廷下令流民返乡,他入蜀告特中上方乱,勿还。特遂留蜀反晋,称镇北大将军、益州牧,初建政权,以为骠骑将军。成建初元年(303),晋益州刺史罗尚及地方诸坞壁武装齐袭特军营,与特皆被杀。
436—500南北朝时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初仕豫州刺史萧赜,后萧鸾引为豫州司马。鸾自立为齐明帝,为给事黄门侍郎,迁豫州刺史,屯寿阳。永元元年(499),京师大乱,陈显达内怀危惧,起兵围攻建业(今江
商代国名。在今江苏徐州市。《史记·楚世家》:“彭祖氏,殷之时尝为侯伯,殷之末世灭彭祖氏。”《史记》裴骃集解:“虞翻曰:‘名翦,为彭姓,封于大彭。’《世本》曰:彭祖者,彭城是也。”《史记》张守节正义引《
即“牛头宗”。
书名。全称《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在太武帝支持下,自称受太上老君旨意,“就系天师正位”,“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而作。后寇谦之在此诫基础上创立以礼拜修炼为主要形式的新天师道,
战国赵置。在今河北平山县东南。汉为蒲吾县。参见“番吾①”。
官名。西晋置。《魏书·匈奴刘聪传》:“(成都王司马颖)拜(刘)渊北单于,参丞相军事。”
十六国北燕冯弘年号(431—436)。凡六年。
①秦都咸阳时置。在今陕西西安市西渭水以南。始皇帝三十五年(前212)营建朝宫于苑中,阿房宫即其前殿。西汉初荒废,高帝十二年(前195)许民入苑开垦。武帝时收为宫苑,复加开拓,周围扩充至二百余里,地跨今
古邗沟入淮处。在今江苏淮安市北。《左传》哀公九年(前486):“吴城邗,沟通江淮。”杜预注:“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
①西汉平帝刘衎陵墓。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元始五年(5)冬十二月平帝卒,葬此。②东汉殇帝刘隆陵墓。位于今河南洛阳市东。延平元年(106)八月殇帝卒,九月葬此。③明武宗陵墓。参见“十三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