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远司
即“柔远清吏司”。
即“柔远清吏司”。
即“弃隶缩赞”。
?—1635明四川人。天启初从军,积功任守备。崇祯初,累迁保定总兵官。崇祯七年(1634)以镇压农民起义,进右都督。次年,守樊城,死于兵变。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珞巴意为南方人。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分别自称为博嘎尔、巴达姆、民荣、崩如、崩民和德根等。人口2322人(1990年)。使用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有较大的方言差别。无文字,以刻木结绳
①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灭楚国、降越君后,于原吴、越地置。治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辖境约当今江苏长江以南(包括上海市)、浙江衢州、金华、奉化三市以北及安徽长江以南芜湖、黟县以东地。以境内会稽山为名
一作伶、伶人、伶官。官名。《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其族,对曰,‘泠人也’。”杜预注:“泠人,乐官。”详“伶官”。
Karasimha,637—735)一称净师子。唐代僧人。原籍中天竺。刹帝利种姓,十三岁奉父王遗命,嗣乌荼国王位,后让位于兄出家。曾于那烂陀寺习密教。依师教东行弘法,携梵本密教经典来华,抵天山北路西州
战国晚期燕国青铜铸币。方孔,背多平素。主要有(1)“一”圜钱。旧释为“一化”。面有内外郭,径1.8—1.95厘米,重1.1—2.65克。一般认为此种钱铸行时间较晚。(2)“”圜钱。旧释为“明化”,或释
明安徽宣城(今宣州)人,字文伯。著有《读史图纂》。
元初福建龙溪(今龙海)人。畲族。本名失考。大老为元初湖广、江西、福建农民起义军对其首领的称呼。至元二十六年(1289)正月,率众攻长泰县。元廷调福州路达鲁花赤脱欢及漳州路总管高杰领兵镇压,起义失败。
夏商时人。见“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