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王安石

王安石

1021—1086

北宋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字介甫,号半山。庆历二年( 1042 )进士,授签 书 淮南判官。七年,改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兴修水利;贷谷与民,出息还官。历舒州通判、群牧判官。嘉祐二年(1057),知常州。次年,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三司度支判官,向仁宗上万言《言事书》,主张培养人才,变法革新,未被采纳。迁知制诰,以母丧去职。神宗即位,起知江宁府,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列举北宋建国以来各项制度弊端,阐述改革必要,与神宗意合。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陆续颁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募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新法遭保守派强烈反对。七年,罢相,以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江宁府。八年,复相。九年,再罢相,出判江宁府,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半山园。次年,封舒国公。元丰二年(1079),复拜尚书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改封荆国公。卒,赠太傅。绍圣中,谥文。崇宁三年(1104),追封舒王。他在执政期间,曾与子雱及吕惠卿等重新注释《周官》、《尚书》、《诗经》,颁之学官,各书不用先儒传注,时称《三经新义》。退居江宁府时,又撰《字说》,文字训诂亦多与前人不同。善属文,其诗词亦清新高峻,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集今传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两种,后人并辑有《周官新义》、《诗义钩沉》等。

王安石

猜你喜欢

  • 安尧臣

    宋广安军(治今四川广安)人。安惇族子。举进士不第。政和八年(1118)上书反对出兵燕云,指斥宦官童贯等误国。除承务郎。靖康元年(1126)又上书指斥大臣误国,建姑弃三镇,内修政治,徐图收复之策。

  • 兀惹

    又译乌惹、乌舍、屋惹、兀儿、盟热。辽、金时东北族名。分布在松花江中游至黑龙江口,和锡霍特山区、乌苏里江、牡丹江广大山野、林区。辽初,曾建定安国,并过海南与宋朝交往。辽、金均曾远征此部。辽属国军中有兀惹

  • 监禄

    一作史禄。秦代人。曾任御史监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配合屠睢击越,曾奉命主持开凿灵渠(在今广西兴安境内),运送军粮辎重。渠长约30公里,为古代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之重要运河。

  • 本纪

    纪传体史书的一部分。按年月记载帝王事迹的史篇。司马迁作《史记》,取先秦时《禹本纪》之名,以十二本纪为首。张守节《史记正义》引裴松之《史目》云:“本者系其本系,故曰本;纪者理也,统理众事,系之年月,名之

  • 伯牙琴

    书名。宋末元初邓牧撰。一卷。宋亡,牧隐居余杭大涤山,手定诗文六十余篇,以“知音难遇”,故托“伯牙鼓琴”故事,以为书名。内分诗文、传序、游记等。通过论述远古三代和谈鬼说神,追述宋亡之由,抨击暴君酷吏,寓

  • 史汉方驾

    书名。明许相卿编。三十五卷。宋倪思作《班马异同》,大都尊《史记》而附《汉书》,凡《史记》用大字,而《汉书》则用细字。文意连属,字形仅以广狭为分,颇易混淆,不便阅读。本书对倪思原本稍加厘订,取“并驾”之

  • 维新派

    清末资产阶级政治派别之一。以康有为、严复、梁启超、谭嗣同等为主要代表。活动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因受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严重的刺激,主张变法维新,救亡图存,振兴国家而得名。提倡资产阶级新文化,变君主

  • 承宣使

    官名。唐、五代藩镇离镇时,常以亲信为留后,统辖所部,主持本镇事务。北宋削夺藩镇实权,但仍保留节度观察留后而无职掌,不驻本州,无定员,仅为武臣寄禄官。政和七年(1117)改名承宣使。位节度使之下、观察使

  • 田邑

    一作田开之。战国周威公时贤者。参见“义莳”。

  • 右师

    ①军队建制。商代置。②官名。春秋时宋国置。为六卿(执政大臣)之一,掌君臣百官教训,又与左师兼掌四乡政令。战国时齐国亦置。③官署名。战国时东周国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