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生员

生员

旧时作为在学肄业者之通称。《南史·梁武帝纪》:“修饰国学,增广生员,立五馆,置五经博士。”唐代国学及州、县学的学生均称生员,因学生员额有规定,故名。如同职官有一定员额而称官员。宋以后,监生与生员有别。明清时,凡经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者,统用此称,即俗称之秀才。要接受本地教官及学政之监督考核。文章上称为诸生。明清生员,各府、州、县学均有定额,且有贡生、廪生、增生、附生之分。明初仅有廪生,即廪膳生员,后增设名额,称增广生员,又于额外取录附于诸生之末者,称附学生员。非廪生在学久,不能入学充贡。学习期间,经岁考、科考,可取得乡试资格。天启元年(1621)曾有乡试副榜,则廪生可入为监生,增广、附生可为廪生。府、州、县学均有定额。洪武十三年(1380)定京府学六十人,外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嘉靖十年(1531)下令缩减名额。万历初,张居正曾令一州县只取录学生一人。但均难防止其数额膨胀。宣德时,全国已有三万名。明末以一州县三百人计,全国几至五十万。

猜你喜欢

  • 曹公子

    战国初曹国公子。曹亡后从墨子学,为墨子弟子。仕宋三年后返,对墨子之事鬼神发出质疑:“始吾游于子之门,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祭祀鬼神。今而以夫子之教,家厚于始也;有家厚,谨祭祀鬼神。然而

  • 别史

    史书分类名目之一。创始于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以著录“上不至于正史,下不至于杂史”之书。其后《宋史·艺文志》,明黄虞稷《千顷堂书目》,清《四库全书总目》、《书目答问》均有此目,唯著录标准有所不同。

  • 西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张元济与陈昭常等在北京筹设,次年正月(1897.2)开学。同年冬更名通艺学堂。

  • 美稷县

    西汉置。治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为西河属国都尉治所。东汉建武中移南匈奴单于居此,为使匈奴中郎将治所。中平年间县南移至今山西汾阳县西北。东汉末废。

  • 引年

    ①传说夏、商、周的养老制度。对年老而贤明者加以尊养。《礼记·王制》:“凡三王养老,皆引年。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②官制用语。官员已到或未到致仕年龄,自认为精力已衰、昏老不能胜任职务

  • 平定金川方略

    书名。清乾隆十三年(1748)来保等奉敕撰。三十二卷。记载乾隆十二年对金川沙罗奔用兵事。有《四库全书》本。

  • 赤县神州

    中国之别称。战国齐人邹衍创“大九州”说。《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简称“赤县”或“神州”。

  • 蔡叔

    又称叔度。西周“三监”之一。姬姓,名度。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灭商后,被封于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以监视武庚及殷遗民。成王年幼继位,周公摄国政。他与管叔疑周公不利于成王,联合武庚作乱。周公东征,三年乱

  • 梁敬帝

    542—557即萧方智。南朝梁皇帝。公元554—557年在位。字慧相,小字法真。元帝第九子。太清三年(549)封兴梁侯,承圣元年(552)封晋安王。二年出为江州刺史。三年西魏陷江陵(今湖北荆州),元帝

  • 耕战

    亦称农战。先秦法家富国强兵的政策。“耕”,指农业生产。“战”,指武力军功。商鞅认为“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主张以“耕战”发展经济,加强国防(《商君书·农战》)。韩非强调“富国以农,距敌恃卒”(《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