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后(後)官
吏名。宋承唐制,各州置邸于京师,以本州人为进奏官,掌呈送本州公文,并接受诏令与朝廷各部门公文送回本州;诸军、监场务掌进奏事者,称为知后官。太平兴国七年(982)废,选其合格者为进奏官。
吏名。宋承唐制,各州置邸于京师,以本州人为进奏官,掌呈送本州公文,并接受诏令与朝廷各部门公文送回本州;诸军、监场务掌进奏事者,称为知后官。太平兴国七年(982)废,选其合格者为进奏官。
①运河名。宋时楚州(治今江苏淮安市)北一段名淮河的山阳湾,水流湍急,运船多罹覆溺。雍熙元年(984),为避山阳湾之险,淮南转运使乔维岳在淮河南岸开凿沙河,自楚州北末口(淮南运河北口)至淮阴县(今淮阴市
武阶官名。北宋政和二年(1112)由三班奉职改名。从九品,属小使臣。
官名。隋代置,太子内坊属官,员四人,从九品上。大业三年(607)改称典直。
官名。清末正太铁路长官。光绪二十九年(1903)修正太铁路,设总局于石家庄,始置。又称局长、总管。品秩无定制。三十四年改为总办。掌监督总理该路建筑经营事宜。
①春秋鲁城南门。《春秋经·僖公二十年》:“春,新作南门。”杜预注:“鲁城南门也。本名稷门,僖公更高大之,今犹不与诸门同,改名高门也。”②战国韩国宫名。《史记·韩世家》:韩昭侯二十五年(前338),“旱
《诗·小雅》篇名。相传为周幽王时作品,为士大夫所作。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心情。
宋兵器名。踏张弩,身长三尺五寸,弦长二尺五寸。箭栩长数寸,射二百四十余步外;能穿透榆木,没半簳。李宏(一作李定)发明,熙宁初广为制作。因有射程远、杀伤力强和轻便等特点,当时称为利器。朝廷规定不准私造、
即今河北张北县西北安固里淖。辽代诸帝春猎之所。元周伯琦《上京扈从诗后序》云:“其地南北皆水泺,势如湖海,水禽集育其中,以其两水,故名鸳鸯。或云水禽唯鸳鸯最多。”圣宗统和二十年(1002)始游猎于此。以
南朝时称在帝王左右传达旨意命令者为应敕,执刀以卫左右者为捉刀。齐永元元年(499)东昏侯萧宝卷即位后,亲信身边侍从,大肆诛杀宰臣。其左右应敕、捉刀之徒并掌国政,权势极重,时人谓之刀敕,又称御刀。时有语
汞的隐名。道家炼丹,称汞为子明。见《石药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