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筵官
职名。宋代经筵曾设翰林侍读、侍讲学士,崇政殿说书,侍读,侍讲等讲读官,统称经筵官。掌进读史书,讲释经义,备顾问应对。元代有奎章阁学士院大学士、承制学士、供奉学士等。明代由勋臣、内阁大学士、翰林院与春坊之官及国子监祭酒充任。清代分为经筵讲官、讲官。经筵讲官满、汉各八人,满员由大学士以下、都察院副都御史以上官兼充,汉员由大学士、副都御史、掌院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詹事、少詹事、国子监祭酒等官中翰林出身者兼充。掌进读讲章,敷陈训典。讲官满、汉各二人,由翰林院请旨简派。
职名。宋代经筵曾设翰林侍读、侍讲学士,崇政殿说书,侍读,侍讲等讲读官,统称经筵官。掌进读史书,讲释经义,备顾问应对。元代有奎章阁学士院大学士、承制学士、供奉学士等。明代由勋臣、内阁大学士、翰林院与春坊之官及国子监祭酒充任。清代分为经筵讲官、讲官。经筵讲官满、汉各八人,满员由大学士以下、都察院副都御史以上官兼充,汉员由大学士、副都御史、掌院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詹事、少詹事、国子监祭酒等官中翰林出身者兼充。掌进读讲章,敷陈训典。讲官满、汉各二人,由翰林院请旨简派。
河堤名。在今河北鸡泽一带。唐永徽五年(654)筑,以防沙河漫溢。
用火药作为主要杀伤力的兵器。以燃烧、爆炸、发射之用,古代统称为火器。火器有爆炸性火器,如雷、炸弹等;有燃烧性火器,如火球、燃烧弹等;有管形火器,如枪、炮等;有喷射性火器,如火箭等。火器之始可溯于宋初,
1662—1741法国人,字继宗。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随白晋来华,在江西传教。四十五年,来北京任法兰西外方耶稣会会长。著有《中华风俗志》、《人参考》等,并译朱熹《劝学篇》及《
官名。门下省属官。晋代置,九品。南朝宋、梁、陈,北魏、北齐沿置。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七品上。隋代降为流外官。
东汉牂柯毋敛(今贵州独山北)人,字道真。桓帝时,随经学家许慎学习经书图纬,回乡教授。后任荆州刺史。
位于浙江武义东南熟溪上。为伸臂式木梁桥。建于南宋开禧三年(1207)。后屡坏屡修。全长135.7米,宽4.8米,九孔石墩,全系舟形。桥上建有廊屋四十九间,重檐歇山顶,浮雕精美,气势宏伟。
报纸名。清宣统三年九月二十四日(1911.10.15)在汉口创刊,旋迁武昌。胡石庵主办,倪琴舫、颜觐棠、范韵鸾等编撰。日出三大张,最高销数逾三万。以声援武昌起义,鼓舞军心为主旨。假中华民国军政府和孙中
唐安西大都护府所属天山军的长官。开元二年(714)置此军于西州,有兵五千、马五百,下统所属各守捉、城、镇驻兵。
?—400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天兴二年(399),聚众海滨,攻掠郡县,杀幽州刺史封沓干。自称征北大将军、幽州刺史。后被材官将军和突所俘,锁送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车裂而死。
《书·周书》篇名。周公东征得胜后,周成王东伐淮夷,践奄,归至宗周。周公以成王之命训诰东方诸侯,阐述周取代商朝的合理性,要求诸侯忠于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