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赫连勃勃

赫连勃勃

381—425

十六国时夏国建立者。公元407—425年在位。铁弗匈奴人,原名刘勃勃,字屈孑、佛佛。刘卫辰子。北魏登国六年(391)拓跋珪击杀其父,遂投奔薛干部,后附后秦高平公没弈于。后秦弘始九年(407)袭杀没弈于,称夏天王,建夏国,年号龙升。凤翔元年(413)筑统万城(今内蒙古乌审旗内白城子)为都,改姓赫连氏。六年逐东晋刘义真,据有关中,以长安为南都,称帝,改元昌武。卒谥武烈帝。

猜你喜欢

  • 河州

    十六国前凉分凉州东部六郡地置。以州界近积石山,取《禹贡》“导河积石”之义为名。治枹罕县(今甘肃临夏市)。西秦末地入吐谷浑。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于此置枹罕镇,太和十六年(492)复改为州。辖境相当

  • 张璘

    ?—994一作张嶙。北宋人。初为西川行营指挥使,隶王文寿。淳化五年(994)随文寿前往镇压张余农民起义军。因文寿苛酷,遂率众杀之,以部众五百余人,归附张余。旋被其部属杀害。

  • 北雍州

    本汉池阳县地。十六国时前秦在县北嶻㠔山置三原护军。 北魏神䴥三年(430)罢护军,改置三原县。孝昌三年(527),尚书令萧宝寅拥兵割据,关右刺史毛鸿宾立栅拒之。永安元年(5

  • 董恂

    1807—1892清江苏甘泉(今扬州)人,原名醇,字蕴卿。道光进士。咸丰十年(1861)授户部右侍郎。次年兼署兵部左侍郎、三口通商大臣。同治四年(1865)任会典馆总裁、户部右侍郎,旋擢都察院左都御史

  • 右补阙

    见“左补阙”。

  • 翊正司

    官署名。元代置。属中政院。掌怯怜口民匠五千余户,岁办钱粮造作。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始置御位下管领随路民匠打捕鹰房纳绵等户总管府,秩正三品。仁宗延祐六年(1319)改翊正司。设令、丞等官,下领

  • 墨子用语。指抉择取舍的行动。《墨子·贵义》:“瞽不知白黑者,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在“名”与“取”的关系中,认为应以“取”验“名”。与儒家以“名”正“实”观点相对立。

  • 四户

    南朝齐时大权渐落于中书舍人之手。永明中,茹法亮、吕久显等中书舍人四人,各住一省,谓之四户,既总重权,势倾朝廷。建武年间,诏命已不由中书,而专出于舍人。

  • 东越

    古族名。百越的一支。包括东瓯与闽越。东瓯分布在今浙江南部瓯江流域一带,闽越主要在福建。秦末,东越族佐诸侯灭秦,后逐渐融入华夏族中。参见“闽越”、“东瓯”。

  • 知后(後)官

    吏名。宋承唐制,各州置邸于京师,以本州人为进奏官,掌呈送本州公文,并接受诏令与朝廷各部门公文送回本州;诸军、监场务掌进奏事者,称为知后官。太平兴国七年(982)废,选其合格者为进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