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老爷
清代御史之俗称。以御史属都察院,故名。
清代御史之俗称。以御史属都察院,故名。
1751—1805清江苏宝应人,字端临,号江岭。乾隆举人,六试礼部不第,官丹徒训导,以读书教书终身。曾至京师,与朱筠、戴震、程晋芳、邵晋涵、王念孙等交游,稽经考古,旦夕讨论,每发一义,诸人莫不折服,王
官名。东汉置,为中藏府长官,掌宫中币帛金银诸货物,员一人,秩六百石。三国魏沿置,七品。吴亦置。
古代车马器。一般由轭首和足两部分构成。轭首为一圆形短柱,固定在车衡上,下端连接人字形的叉足,足尾上翘反曲,以套于马颈上。轭体多以木制成,有的有青铜外壳。另有仅于轭首、足间加以铜套者。盛行于商、周时期。
麦种处理法。清光绪中叶出现于山东桓台县一带。据《桓台县志》记载,冬至节时,将麦种浸冷水中,旋取出晾干,以后每九日浸一次,如前法。至次年春初冻解,即行播种,至芒种节亦能如期成熟。晚种而熟早,可以调剂农时
官名。诸侯王府属官。南朝宋、齐、梁、陈及北齐王国并有食官长,掌营造、膳食事。南朝梁时定秩其位不登二品。
见“西域仪象”。
995—1070北宋真定(治今河北正定)人,字长卿。初为入内黄门,累迁西头供奉官。仁宗时,西夏攻延州,他监鄜州兵解其围。侬智高攻广南时,任湖南、江西路安抚副使,独将左方兵,力战于邕州(治今广西南宁)。
清置。明为教化、王弄、安南三长官司地,隶临安府。康熙六年(1667),改土归流,置府,隶云南省。雍正八年(1730),设文山为府治。辖境相当今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南部文山、西畴、马关、麻栗坡、砚山等
明四川内江人,字应岐,号来山。嘉靖进士,授知县。累迁顺天府丞,因忤高拱引疾归。万历元年(1573)起补太仆少卿。进副都御史,巡抚山东,下令清丈民田。万历十五年官至工部尚书,不久罢归。著有《蓄德要览》。
明代任官制度的一种试职。新科进士被分配到都察院熟悉政务,理刑半年,故名。期满后实授御史。正德后规定新科进士不得除风宪,遂革此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