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镇抚司
官署名。明初总领禁卫衙门。初属中书省,后改隶大都督府。设都镇抚,从四品;副镇抚,从五品;知事,从八品。后改宿卫镇抚司,设宿卫镇抚、宿卫知事等官。洪武三年(1370)改为留守卫指挥使司。各行省亦置,掌各省戍卫。设都镇抚,正五品;副镇抚,正六品。六年罢。
官署名。明初总领禁卫衙门。初属中书省,后改隶大都督府。设都镇抚,从四品;副镇抚,从五品;知事,从八品。后改宿卫镇抚司,设宿卫镇抚、宿卫知事等官。洪武三年(1370)改为留守卫指挥使司。各行省亦置,掌各省戍卫。设都镇抚,正五品;副镇抚,正六品。六年罢。
书名。清顾深撰。一卷。咸丰十一年(1861)秋,太平军从浙江平湖至金山,顾深被俘,用为先生,后得间脱归。1935年姚光摘其日记手稿中记述在太平军中诸事者录为此编。于太平军悬挂安民旗、首领忠厚待人、馆子
六朝时通称都城建康(吴名建业,今南京市)为京邑,以别于在今江苏镇江市的京城(简称“京”)。《三国志·吴志·孙和传》:“宜立庙京邑”;《宋书·孝武帝纪》:元嘉三十年(453)五月丙子,“克定京邑”,皆即
原名《马关新约》,又称《春帆楼条约》,日文本称《媾和条约》。日本通过甲午战争迫使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1895.4.17),由清政府钦差头等全权大臣李鸿章、钦差全权大臣李经
即今四川犍为县西南、沐川县西岷江支流沐川河。唐咸通十年(869),南诏酋龙入寇,定边都头安再荣屯于大渡河北,蛮逾雪坡,奄至沐源川,遂陷犍为,即此。
春秋晋县。在今山西榆次市西南。《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前514):“知徐吾为涂水大夫。”西汉为涂水乡。见《汉书·地理志》。
中医名词。属经脉病候的一类。出自《灵枢·经脉》。(1)指经脉所络属脏腑本身的病症。如手太阴肺经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渴,烦心胸满”。(2)指脏腑病延及所属经脉,反映在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病症。如手太
在今辽宁浑河上游。属建州女真哲陈部。明万历十五年(1587)为努尔哈赤攻克。
即“泾原兵变”。
书名。清潘祖荫撰。所辑奏议,对研究晚清时政、法律词讼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即“王远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