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谦
清代史地学家。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字益甫。同治举人。光绪七年(1881)大挑第二,署汤溪县教谕,旋授象山县教谕,在职20余年,中因中法战争时赞护海防有功,加五品衔。喜治历史上边疆地理与有关域外地理。广稽载籍图经,对历代幅员所届,符节所通之地,结合史实,详加考究,以明其山川形势之所系,镇戍迁移兴废之所关。晚年著述甚勤,成果卓著。撰有《蓬莱轩舆地学丛书》69卷,分为2集,由浙江图书馆刊行。尚著有《元马哥博罗游记补注》、《宋徐霆黑鞑事略补注》、《宋谢灵运山居赋补注》、《元术赤传补注》等。
清代史地学家。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字益甫。同治举人。光绪七年(1881)大挑第二,署汤溪县教谕,旋授象山县教谕,在职20余年,中因中法战争时赞护海防有功,加五品衔。喜治历史上边疆地理与有关域外地理。广稽载籍图经,对历代幅员所届,符节所通之地,结合史实,详加考究,以明其山川形势之所系,镇戍迁移兴废之所关。晚年著述甚勤,成果卓著。撰有《蓬莱轩舆地学丛书》69卷,分为2集,由浙江图书馆刊行。尚著有《元马哥博罗游记补注》、《宋徐霆黑鞑事略补注》、《宋谢灵运山居赋补注》、《元术赤传补注》等。
参见“南夷校尉”(1593页)。
召庙名。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五十家街。俗称拉布济召。康熙六年(1667),宁宁呼图克图主持兴建,清廷赐名“弘庆寺”。因系大寺,历由札萨克喇嘛和达喇嘛各二人分别主事。宁宁呼图克图为该寺转世活佛之首。20世
西夏储粮所在名。西夏常于产粮地及其附近修窖藏粮。如鸣沙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东北)御仓有窖藏米百万石。
?—前114西汉外交家。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初为汉武帝郎官。史称其为人坚忍,宽大信人。建元二年(前139),奉武帝命,率甘父(胡人)等百余人从陇西出使大月氏,欲相约共同夹攻匈奴。中途被匈奴扣留,
见“哥利”(1835页)。
金代早期官名。女真语音译,“谙版”意为“大”,“勃极烈”意为“官”,合为“大官”之意。《金史·国语解》谓:“官之尊且贵者”。收国元年(1115)七月,完颜阿骨打废女真部落联盟制,设谙版、国论、阿买、昃
藏语音译,意为“住在寺庙周围的人”,汉称“花户”。解放前四川省甘孜藏区德格地区对流入本地的自由民的称呼。与西藏地区的※“塔娃”相似。无份地,靠佃耕少量土地,佃磨房,当雇工和从事各种副业生产维生,无政治
东汉时南匈奴王。任右贤王。献帝兴平二年(195),率部众侍卫献帝自长安东归,拒击李傕、郭汜。建安二十一年(216),随呼厨泉单于入觐,及呼厨泉为曹操留于邺(今河北临漳县邺镇),奉曹操命返归平阳监单于庭
元朝大臣。钦察人。广平路总管忽都之子。通蒙语。初从平章阿塔海于扬州,为奏差官,每年数赴京奏事,深得忽必烈赏识。至元二十二年(1285),授金坛尹,迁江浙行省理问官、江西行省都镇抚。二十七年,从丞相忙兀
见“玉元鼎”(4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