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中山国

中山国

古国名。亦称鲜虞中山国。春秋末鲜虞人建。始见于《左传·定公四年》,即周敬王十四年(前506)。一说鲜虞人建都于中人(今河北唐县),城中有山,曰中山,因以为国号。此为早期中山国。以鲜虞氏为主体,联合仇由氏和部分肥氏、鼓氏遗民组成的白狄国家,境内还居有众多的华夏族人。周敬王二十六年至三十年(前494—前490),应齐、卫之请,介入晋国内乱,派兵支援晋范氏和中行氏,攻取棘蒲(今河北赵县)。范氏、中行氏灭亡后,遭到晋赵鞅的反击。赵襄子(前475—前425)时,中人城等被赵将新稚穆子攻克。周威烈王十二年(前414),中山武公建都于顾(今河北定县)。二十年(前406),被魏文侯将乐羊击破,早期中山国灭亡。魏文侯封太子击为中山君,命李悝(李克)治理之,乐羊率重兵镇守,此为魏属中山国。约周安王二十一年(前381),鲜虞中山桓公复国,迁都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东北),此为后期中山国。周烈王七年(前369),修筑长城。约周显王三十七年(前332),配合齐、魏进攻赵国,决槐水围赵鄗邑(今河北柏乡县北),以千乘之国败万乘之赵国,使“鄗几于不守”。四十六年(前323),中山君与韩、燕、赵、魏同称为王,史称“五国相王”,跻身于强国之列。周赧王元年(前314),乘燕国内乱,遣相邦(犹相国)司马赒率三军平燕内乱,占据燕土“方数百里,列城数十”。八年(前307),败赵武灵王,夺取鄗邑。十年,被赵武灵王击败,被迫献四邑请和。十九年(前296),被赵惠文王20万军攻破,灵寿失陷,国君逃入齐,赵另立尚(胜)为中山君。翌年被废,中山国灭。据文献和铭文记载,中山复国前后的君主世系先后为文公、武公、桓公、成王、王、��尚(胜)。

猜你喜欢

  • 索诺木达尔札

    ?—1744清代西藏贵族。亦称根敦达吉。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之父。祖籍后藏江孜所属之邦宁,后移居山南琼结。自幼出家,于哲蚌寺为僧。后随师敦丹旺布赴西康理塘寺,受委管理该地俗人事务,遂还俗。康熙四十七年

  • 宝儿赤

    见“博尔赤”(2150页)。

  • 索南饶丹

    见“索南群培”(1832页)。

  • 狼山

    蒙古语称哈那林乌拉山,意为“黑山”。位于内蒙古中部。属阴山山脉西端。长约280公里,宽约30—60公里,面积约7990平方公里。呈弧形环抱于后套平原之北,沿河套北面蜿蜒向东延伸,经潮格、临河、五原直至

  • 断发

    见“剪发”(2121页)。

  • 墨特勤

    唐代后突厥汗国贵族。又作默特勤。名逾输。阿史那氏。※默啜之子。开元四年(716),兄※移涅可汗继位后,受封为右贤王。同年,因骨咄禄子阙特勤攻杀移涅可汗,出兵攻阙特勤,兵败投唐。六年(718),唐谋大举

  • 杨元和

    武都国君主。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西北县)氐人。后仇池国君主※杨保宗之子。南朝宋元嘉二十年(443),父被杀,逃奔宋。孝建二年(455),受宋封征虏将军,以为武都(今甘肃西和县南)、白水(今四川广元西北

  • 浩喇图吉卫

    见“阿真同真卫”(1237页)。

  • 长信寺

    元朝官署名。掌大斡耳朵属下怯怜口事务。成宗大德五年(1301)置,秩正三品。武宗至大元年(1308),升为院。四年,复为寺。仁宗延祐七年(1320),定置寺卿4员、少卿、寺丞各2员。下辖怯怜口诸色人匠

  • 乌巴繖察青台吉

    明代东蒙古阿苏特、永谢布两部领主。又作鄂卜锡衮青台吉,简称青台吉,汉文史籍译作五八山只台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子,古实哈屯生。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击败右翼异姓领主、统一蒙古后,分封诸子,受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