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古孙奴申
金大臣。字道远。女真族。乌古孙氏。由译史入官,尝为监察御史曾劾罢中丞完颜百家。后为左司郎中、近侍局使。天兴二年(1233),金哀宗东迁,为谏议大夫、近侍局使、行省左右司郎中、兼知宫省事,留汴京(今开封)居守。汴京西面元帅崔立发动政变,拒从,自缢死。
金大臣。字道远。女真族。乌古孙氏。由译史入官,尝为监察御史曾劾罢中丞完颜百家。后为左司郎中、近侍局使。天兴二年(1233),金哀宗东迁,为谏议大夫、近侍局使、行省左右司郎中、兼知宫省事,留汴京(今开封)居守。汴京西面元帅崔立发动政变,拒从,自缢死。
书名。清何秋涛撰。成书于咸丰八年(1858)。全书80卷(一作85卷,误)。卷首12卷,载康熙、雍正、乾隆、嘉庆诸帝有关北部边疆、民族、中俄关系等的训谕、诗,《平定罗刹方略》及《钦定大清一统志》、《钦
见“奴儿干都司”(647页)。
西夏党项族出兵前卜法一种。以艾烧羊髀骨,视其裂纹征兆以卜战争胜负。
唐代吐谷浑王族慕容明之字。见“慕容明”(2436页)。
契丹王朝时期重要烧瓷窑址。位于今北京西郊门头沟龙泉务村。约建于辽太宗会同年间(938—947)。规模较大,其范围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200米,遗址堆积厚达0.8—1.7米。烧制多白瓷,有粗、细两种
书名。清刘靖(字畅亭,号原圃,河南新乡人)撰。1卷。乾隆二十四年(1759)作者任云南顺宁(今凤庆县)知府,因作此书。是书收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中仅10条,然多扼要。所记顺宁土司猛氏,大侯奉氏之事迹
元末明初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名僧。又名三剌喇嘛、海喇嘛。全称海喇嘛桑杰扎西,清代文献译作“桑儿加查实”。藏族。西藏山南卓垅地区人。早年离家至青海湖海心山长期修行,遂有“海喇嘛”之称。后率族迁居碾伯南川。
元末明初云南师宗州土官。彝族。其祖辈为大理三十七蛮部之一师宗部首领,元末袭父职。明洪武十四年(1381),太祖遣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为左副将军、沐英为右副将军征云南。次年归附。十六年,设置师宗州(治
见“龙婆伽利”(500页)。
拉祜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河区一带拉祜族的历法计算单位。一个“带交”包括12天,第一天为狗日,依次为猪、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等日。两个半“带交”即30天为1个月,一年共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