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乌德土把总

乌德土把总

清代云南车里宣慰使司辖下傣族土职。《清通典》载:“云南土把总五十五人,曰乌德一人。”《清文献通考》:“乌德土司,在普洱府外。”清乾隆二年(1737),普洱镇府会给召斋土把总职衔。传至刀正朝,以军功实授。光绪二十二年(1896),其地与勐乌同被法国侵占。酿成各族人民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反法斗争,历史上称为“勐乌勐德事件”。

猜你喜欢

  • 结古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青海玉树县结古镇木它梅玛山。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西藏萨迦派大喇嘛当钦哇·嘉昂喜饶坚赞至此传教,在当地扎武部落头人支持下建寺。后成为萨迦派在玉树北部的主要寺。此寺依山而建,殿堂僧

  • 灵岩寺石窟

    见“云冈石窟”(249页)。

  • 傅森内

    ?—1792清代武官。索伦人。姓都拉尔氏。隶呼伦贝尔正红旗。乾隆五十六年(1791),以骁骑校委参领从征廓尔喀,英勇作战,赐号库齐特巴图鲁。次年,凯旋归,卒于军。

  • 五指山

    山名。又名黎母山。在今海南省琼中县境,因山有五峰如指,故名。主峰高1879米,“其高际天”,“云雾凝蔽”,为该省第一高峰。群山中散布许多大小不一的丘陵和河谷盆地,有丰富的热带植物资源,历史上就是黎族的

  • 奶油

    蒙古等游牧民族的传统奶食品之一。广泛流行于内蒙古、西藏、青海、新疆等地。蒙古语称“查干陶苏”,即“白油”。旧时牧民用手工操作,制法:将鲜奶倒入桶内,有的牧区以搅拌或用毡子包起来保温,使其发酵,将浮在上

  • 五峰寺

    土族地区藏传佛教寺院。位于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西北部湟中胜地五峰山上,以其形状似人的五指而得名。距县城约15公里。创建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清乾隆(1736—1795)年间,修建亭台楼阁,方丈殿宇

  • 栋素海站

    清代驿站名。内蒙古杀虎口蒙古驿道上的蒙古站。也写作东素海站。康熙三十五年(1696)十一月,康熙帝曾驻东斯垓,即此地。又称章盖营子。因清代驿站每站设章盖一名,章盖住地称章盖营子。章盖即是章京。栋素海站

  • 驻藏关防

    驻藏大臣使用之印章。藏语称“达木粗”。乾隆十四年(1749),派傅清、拉布敦2人为驻藏大臣,钦差大臣印章命由傅清收掌,后掌印人由皇帝决定。四十五年(1780),驻藏大臣分为驻藏办事大臣和驻藏帮办大臣后

  • 永淳抗租运动

    近代壮族农民运动之一。鸦片战争后,郁江流域壮、汉族地区土地百分之八十为地主阶级所据有,地租赋税骤增,农民穷困。清咸丰元年(1851)秋,广西永淳县(今属横州)十三屯壮族爆发大规模的抗租运动,选派黄可经

  • 闵中王

    高句骊国第四世王解色朱的谥号。解色朱于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年(公元44)继位,二十四年(公元48)死,此为其死后国人所尊加的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