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乌氏之戎

乌氏之戎

古族名。春秋战国时建立政权,为※西戎八国之一。一说“即《穆天子传》赤乌氏之裔”。原居地在今宁夏,秦惠文王更元五年(前320),王游北河(河套西南)曾至其地。后为秦所灭,徙其民一部于宁夏固原东,置乌氏县(治今固原东南)以处之,秦时属北地郡,西汉划归安定郡。

猜你喜欢

  • 巴吉格尔伯克

    参见“巴济吉尔伯克”(419页)。

  • 湖茶

    茶名。又称副茶、茯茶、福茶、府茶、附茶、黑茶。因产于湖南及湖北,故名。叶粗而色黑,是一种原料较次之茶。陕甘两省茶商,常于产地采办后,运往陕西泾阳加工。以其色味浓厚,宜于制作奶茶,且价格便宜,深受西北地

  • 凉山彝族等级制度

    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的社会制度。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按血统和身份贵贱分为5个等级。其中兹目(包括封建王朝任命的土司、土目、土舍)、诺伙二者为统治等级,通称“黑骨彝”或“黑骨头”;曲诺、阿加(又称安家奴或安家

  • 金世祖

    见“劾里钵”(1495页)。

  • 扎喜那木札勒

    ?—1791西藏地方官员。藏族。七世达赖喇嘛之侄,辅国公贡噶丹增之子。继承父爵。与达赖喇嘛、班禅及掌办商上事务者均保持联系。乾隆五十二年(1787),与子在拉萨新建乃觉拉康寺院。次年,任噶伦,陪驻藏大

  • 袭殓

    朝鲜族丧礼之一。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给死者净身,换寿装谓之“袭”。入棺事宜,谓之“殓”。袭的具体做法是:病人死后,脱去当时所穿衣服,用泡紫檀香水,按头、手、上下身顺序擦洗全身。梳好头发,将落发存于标有“

  • 旺泽·才旺拉加

    1884—1950青海玉树囊谦千户。藏族。光绪十六年(1890),于结古会盟时,控诉川边德格土司,强索支应及抢掠囊谦事,经川、甘派大员查办,令德格土司赔偿银两,并饬各守界址,不得越境滋事。1914年,

  • 汉制

    契丹王朝对治理汉人、渤海人民事制度的称呼。契丹建国后,对契丹人和汉人(包括渤海人)采取不同的管理制度。《辽史·百官志》称:“至于太宗,兼制中国,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沿袭汉官官名,

  • 金太宗

    见“完颜吴乞买”(1164页)。

  • 召八

    拉枯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澜沧县拉祐族地区负责管理佛堂财产的人。过去当地群众普遍信仰佛教,许多村寨都建有佛堂,设专人即“召八”负责保管佛堂一切财产,佛堂每年所收谷子(每户向佛堂奉献的“香腊钱”)和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