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乌泰

乌泰

1860—1920

清末民初蒙古王公。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人。青年时出家为喇嘛。光绪七年(1881),还俗袭爵,任哲里木盟副盟长。十七年(1891),因私将洮儿河和归流河流域的荒地放给蒙户,自由开垦,违犯《理藩院则例》有关条款,于二十五年(1899),被革副盟长职。二十六年,受沙俄诱惑,私与沙俄勾结,镇压旗内刚布、桑布起义及哲里木盟反帝反封建斗争。二十八年(1902),以私携印信赴哈尔滨会见沙俄外交官,革札萨克职,留任三年以观后效。三十年(1904),擅以旗内矿产、山林作抵押,从沙俄华俄道胜银行借款20万卢布,在沙俄策动下阴谋搞“独立”,由于多数台吉反对而破产。三十二年(1906),又向沙俄借款九万卢布,致使清政府与俄交涉,由大清银行借款归还俄国借款。1911年,外蒙古策划“独立”,1912年,他在沙俄和外蒙古哲布尊丹巴集团的策动下,纠合科尔沁右翼后旗镇国公拉喜敏珠等封建上层,在噶根庙发动叛乱,遭吉林、黑龙江官兵镇压,逃往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被封为“大蒙古国”刑部副大臣。1913年,率兵窜犯内蒙古东部地区,被击溃。1914年,作为“大蒙古国”代表,参加中俄蒙恰克图谈判。次年,签定《恰克图条约》,俄国承认外蒙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取消“独立”。遂携家归北京,获北洋政府赦免,留京当差,任顾问。

猜你喜欢

  • 喀尔喀车臣汗部右翼后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哈勒塔尔和硕接乌珠穆沁右翼旗界,西至阿克索那山接阿巴噶左翼旗及阿巴哈纳尔右翼旗界,南至克布特什接乌珠穆沁右翼旗及浩齐特左翼旗界,北至本部左翼后末旗及达里冈爱牧场界。有佐领3,

  • 元定宗实录

    书名。元翰林国史院修撰。卷数及起讫月日不详。元太祖、太宗、定宗、宪宗四朝初无实录。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十二月,翰林承旨撒里蛮奏请命翰林国史院纂修,从之。成宗大德七年(1303)十月,诸实录修成

  • 向国栋

    清代湖南桑植土官。土家族。桑植(今湖南桑植县西北)宣慰使向长庚子。杀兄向国柱,夺宣慰使职。为人残虐,与容美(今湖北鹤峰县)、永顺(今湖南永顺县东南)、茅冈(今湖南大庸县西北茅冈)诸土司相仇杀,民不堪命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中左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察奇尔哈喇,西至阿尔噶棱,南至善达勒,北至阿鲁哈朗。有佐领1。会盟于汗阿林盟。乾隆二十三年(1758)自桑斋多尔济所属析出,别为一旗,授三达克多尔济为札萨克。五十三年(178

  • 佛木丕丕尔

    ?—1775清代武官。达斡尔族。姓郭贝尔氏。隶布特哈旗。乾隆三十六年(1771),以亲军校从征缅甸,后因金川土司拒命,回军助剿。四十年(1775),进逼科布曲时,中炮阵亡,追赠恩骑尉世职。

  • 贰师城

    西域古城名。见《史记·大宛列传》。大宛有善马在贰师城,不肯予汉,并杀求马汉使,夺其财物。汉武帝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兵进大宛。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奥什,与贰师同名异译。原苏联考古工作者在奥什西阿拉万河旁

  • 青稞

    即“稞大麦”,藏语称“乃”。青藏高原等无霜期短的高寒山区的藏族等少数民族和少数汉族农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有抗寒、耐瘠、耐旱、抗逆性强等优点,千粒重30克左右,较小麦颗粒大,有紫、白、黑、黄等色颗粒

  • 细木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作实勒们河卫,并将永乐三年(1405)正月所设失里绵卫和永乐七年(1409)九月所设失里木卫均作实勒们卫。

  • 舍利畏

    ?—1274宋末元初云南各族起义领袖。亦作舍里威、舍利威或舍利。白族僧人。生于大理。宋理宗宝祐元年至五年(1253—1257),蒙古军在忽必烈和兀良合台率领下,深入云南,灭大理国,征服彝、白等各族各部

  • 黄台吉

    ①见“辛爱黄台吉”(1108页)。②即“鸿台吉”(21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