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弗利
即“乙弗”(2页)。
即“乙弗”(2页)。
见“妥懽贴睦尔”(1102页)。
居于台湾山地的高山族一支。人口只有1075人(1975年)。分布在今阿里山和五峰山一带,现分属新竹县的五峰乡和苗栗县的南庄乡。村落分两种:一为同一氏族若干户组成;一为几个不同氏族的若干户组成。每个氏族
渤海国宗王、大臣。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日本清和天皇贞观十五年),同崔宗佐、门孙宰等60人,奉大玄锡之命朝唐,贺唐平定庞勋之乱,海中遇大风,漂着日本萨摩国甑岛郡,日当局疑是新罗人伪称渤海人来窥边,
清代撒拉族地区名。即清水工(撒拉语为赛俄勒,意为“水清冽”),张尕工(撒拉语为阿赫外勒,意为“土质白色”)、崖曼工(撒拉语为扣洼,意为“临近山崖”)、孟达工(撒拉语音译,山名)。指清乾隆四十六年(17
1856—1922近代回族教育家。安徽怀宁人。清画家郑珊之孙。少年中秀才。因厌八股,不屑应举。受戊戌变法影响,转习西学,主张改良教育以振兴国家。光绪三十一年(1905),自筹经费,创办安庆回族清真小学
元朝将领、勋戚。蒙古亦乞列思氏。※忽怜驸马之子。以英武著称,年15,随军征叛王乃颜。初尚宗室女撒儿塔陈公主。后随晋王甘麻剌及海山镇守漠北,讨叛王海都、笃哇。成宗大德五年(1301),配合诸军败叛军于哈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大通寺。在甘肃天祝县境内。明正德六年(1441)建。属鲁土司管辖。与东大寺、西大寺、古城寺、嘎达寺、宣化寺、塔尔寺、宗家寺、显教寺等8寺院共组成一寺院群。经清朝3次扩建,成为青海、甘
突厥语ishkagha音译。伊希克(ishk),意为“门”,阿噶(agha),意为“主人”;合译为“门的主人”或“司门”。为※叶尔羌汗国最重要的官职之一,直接掌管宫廷的侍卫军队,相当于成吉思汗时代的※
古代锡伯族人对氏族会议之称呼。莫昆义善由“莫昆达(氏族长)”和成员若干名构成。莫昆达由氏族中辈分高、德高望重的长者担任。成员是从祖辈、父辈、子辈和孙辈中通过共同商议各挑一人充任;妇女也以同样方法各选一
约1244—1278元代著名雕塑、建筑工艺师。尼波罗(今尼泊尔)人。擅长绘画、雕塑及铸金为像。中统元年(1260),世祖命帝师八思巴于吐蕃建黄金塔,被征召至吐蕃受委监其役,周年塔成,遂从帝师受戒,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