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也先

也先

1407—1454

明代瓦剌贵族首领。又译额森、厄僧。初被明廷称为“瓦剌都总兵答剌罕太师淮王大头目中书丞相”,后称为瓦剌可汗。出身于绰罗斯家族,※马哈木孙,※脱懽子。其为人足智多谋,善用兵。正统四年(1439),继其父为太师,进一步兼并蒙古诸部。并乘胜扩展势力,挟岱总汗脱脱不花,以征伐、封官、联姻等手法,北服乞儿吉思,西征中亚细亚诸族;南破哈密,慑服其外甥哈密忠顺王倒瓦答失里,控制西域要道;联结沙州、罕东、赤斤蒙古诸卫,封喃哥为平章,置甘肃行省,以撤除明廷之西陲屏蔽;东攻兀良哈三卫,与泰宁卫都督拙赤等联姻,使充其耳目;遣使结好建州、海西女真,以巩固东西两翼。势力所及,西起中亚,东接朝鲜,北连西伯利亚南端,南临长城。从东、西、北三面对明廷形成包围,欲重建大元一统天下。每年数遣使携大量牲畜、皮货与明廷通贡互市,并伺机发动军事进攻。正统十四年(1449)秋,分兵四路直逼明境,亲率主力进攻大同。※土木之役以两万轻骑大败号称五十万的明军,俘获明英宗,威震中原。十月,进围明都北京,遭明军反击,北撤。翌年,遣使议和,送还英宗,恢复正常贡市关系。随着其势力增强,与姐夫岱总汗矛盾益深,欲立外甥为太子,以“舅上皇”自居,被岱总汗拒绝,双方发生武装冲突。景泰二年(1451),初为贷总汗攻败,后离间岱总汗与弟阿噶巴尔济济农(也先女翁)之关系,使岱总汗势孤而败,为兀良哈沙不丹杀害。继设计坑杀阿噶巴尔济,尽据汗及济农部众。四年,自称大元田盛(天圣)大可汗,建年号添元。五年(1454),在内讧中,为阿剌知院所败,身亡。据《蒙古源流》载,系在败逃途中为布库·索哈逊之子巴郭所杀。

猜你喜欢

  • 兰屿

    我国台湾省附近岛屿名。历史上曾称谈马颜。本岛居民称红头屿。位于台东东南49浬的西太平洋中,距台湾本岛最南端的鹅銮鼻40浬。分大兰屿(面积36平方公里)和小兰屿(面积5平方公里),因岛上盛产蝴蝶兰,故名

  • 杨奇混

    即“杨奇鲲”(974页)。

  • 死人地

    旧时滇东北和黔西北一些彝族奴隶主强迫家奴以人身殉葬为交租形式之一的土地。奴隶主把一部分土地分给其家奴耕种,除平时定期交租和无偿服役外,其主人死时,耕种这部分土地的人家,被迫必须出一人与主人殉葬,故名。

  • 日火木吉

    即“安登俊”(910页)。

  • 王毛仲

    唐朝将领。高丽人。初侍临淄王李隆基。及隆基为太子,专掌东宫驼马鹰狗等坊。以翊戴功及参予平定萧至忠等之乱,于先天二年(713),授辅国大将军、左武卫大将军等职,进封霍国公,颇受玄宗宠信。历任行太仆卿、朔

  • 大元马政记

    书名。元代有关马政的诏旨法令汇钞。清光绪时,编修文廷式于书末校记:此书系徐星伯录出之本,清翰林院已不藏。2卷。分和买、刷马、抽分、马政杂例等类。规定甚详。如至元二年(1265)下令严禁各色人等骑马越过

  • 刁完

    见“迪万”(1427页)。

  • 五弩失毕

    西突厥部落。属十姓部落西厢(右厢),居碎叶川(今楚河)西。共有五部:阿悉结阙部、阿悉结泥熟部、哥舒阙部、哥舒处半部、拔塞干部。每部设一俟斤统辖。与※五咄陆部不睦,常互相争战。唐永徽二年(651),阿史

  • 哈巴布

    ?—1837清朝将领。蒙古正蓝旗人。伍弥特氏。嘉庆元年(1796),以健锐营前锋、蓝翎长随军镇压白莲教起义。五年(1800),升前锋校。六年,赴台湾镇压起义,升前锋参领,从破滑县。二十二年(1817)

  • 南夷道

    古道名。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为加强对西南民族地区的治理,纳唐蒙建议,设置犍为郡(今四川宜宾),征发士卒修筑此道,从僰道(宜宾)修至夜郎牂牁江(北盘江)流域。自此向西可直抵滇中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