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也先不花

也先不花

①(?—1309)元朝大臣。又译野先不花。蒙古克烈氏。※孛鲁欢长子。世祖时,袭文职为必阇赤(书史)长,继任皇子燕王真金王傅。至元二十三年(1286),出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成宗元贞元年(1295),出兵镇压金齿。次年,征乞蓝,取瓦农、开阳,收降答剌,于其地立云远路军民总管府。大德元年(1297),平八百媳妇反抗。先后于诸地立路、府、州、县60余所,得户20余万,定官制,立贡税。二年,迁湖广行中书省平章政事,秉公为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刘国杰等平冤狱。八年,迁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督有司先士卒堵落黎堤决口,保汴(今开封)无事。次年,升湖广行省左丞相。文宗天历二年(1329),追封恒阳王,谥文贞。顺帝至正十八年(1358),追封瀛王。②(?—1320)察合台汗国第十二代汗。蒙古孛儿只斤氏。※笃哇之子。原入朝中原大汗。武宗至大二年(1309),弟怯伯等杀达里忽汗,次年拥其为汗。初与中央元朝保持和好关系,并于仁宗皇庆元年(1312)、二年,屡遣使贡珠宝、方物、马驼。延祐元年(1314)叛命,入扰元境,为元将床兀儿败于亦忒海迷失。次年复败于撒麻耳干。同时入侵伊儿汗国,遣弟怯伯入扰呼罗珊,后因东线军失利,被迫撤兵。因疑部将玉速夫勒归心伊儿汗,于三年统军征之,为玉速夫勒和伊儿汗联军所攻,所辖不花剌、撒麻耳干等城均遭劫掠。七年(一说五年)卒。 ③(?—1462)东察合台汗国第九代汗。《明史》称别失八里王。蒙古族。※歪思汗次子。1432年,父卒,被多数异密拥立为汗。1437年,遣使向明廷贡方物。自后,奉贡不绝。在位期间,常攻掠费尔干、塔什干等地。因其兄※羽奴思在撒马尔罕统治者兀鲁伯支持下返回汗国西部,宣布为汗,仅统治汗国东部,都城为阿克苏。

猜你喜欢

  • 阿史那逾输

    见“墨特勤”(2509页)。

  • 莫高窟

    中国著名佛教石窟建筑群。俗称千佛洞。位于甘肃省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因此地原名莫高乡,故名。洞窟凿于鸣沙山东麓崖壁上,上下5层,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南北长1600多米。相传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年(366)

  • 迦布罗

    见“高附”(1907页)。

  • 乌兰哈达崖书

    契丹小字崖壁墨书题记。书于内蒙古扎鲁特旗乌兰哈达西南4公里的石崖上。为现仅见的契丹小字石崖墨书,惜年久剥失,不好分辨,仍能看出数字。

  • 跑短脚

    指旧时保安族的一种小本行商活动。多由青壮年为之。农闲时,从河州、循化或隆务镇集市等地,购得一些面粉、红枣、盐、茶、烟、糖、布疋、碱、大蒜、核桃、辣椒、农具、刀子等生产和生活日用品,或肩挑,或畜驮,运至

  • 固察族

    清代青海藏族部落分支名。玉树二十五族之一。牧地在通天河东北岸。东界加迭喀桑、称多,北邻娘磋,西南抵通天河、安冲。有百户1员,驻沁喀庄。无百长。属民百余户,庐居农耕。信奉喇嘛教红教派。归西宁办事大臣管辖

  • 阿里雅

    ?—1715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布尼子。康熙三十一年(1692),率众附清,授札萨克一等台吉,以阿尔萨兰卫宰桑协理旗务,驻牧克鲁伦河流域。三十二年,移

  • 合屯

    即“可敦”(491页)。

  • 恒格里

    见“恒格勒格”(1723页)。

  • 代郡丁零

    丁零之一部。因居代郡而得名。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为北魏京师所在地,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太武帝拓跋焘徙定州丁零3千户于平城。后可能有一部分随孝文帝南迁洛阳。参见“丁零”(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