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蛮司志
民族史书。清毛奇龄(1623—1716)撰。此为《西河合集》本《蛮司合志》一书之8—11卷。王崧《云南备征志》收此4卷,题曰:《云南蛮司志》。首载总叙,为云南诸土司之拾捕、安辑、授职、习俗之大略,与四夷馆之百夷、八百、缅甸三馆所领诸土司之概要。下分地区辑录,中多相杂,惟麓川、缅甸诸条较完整。所记风土之事,明史多不载,可供考校。对研究清以前云南少数民族历史,特别是土司制度有参考价值。
民族史书。清毛奇龄(1623—1716)撰。此为《西河合集》本《蛮司合志》一书之8—11卷。王崧《云南备征志》收此4卷,题曰:《云南蛮司志》。首载总叙,为云南诸土司之拾捕、安辑、授职、习俗之大略,与四夷馆之百夷、八百、缅甸三馆所领诸土司之概要。下分地区辑录,中多相杂,惟麓川、缅甸诸条较完整。所记风土之事,明史多不载,可供考校。对研究清以前云南少数民族历史,特别是土司制度有参考价值。
见“元诩”(227页)。
汉语俗称。佤语称水鬼为“翁木”。旧时云南西盟佤族地区每年较大的一种宗教活动。佤族居于山区,靠用竹子搭成水槽引山泉入寨供人畜饮用,其次耕种多为旱地,水对他们至关重要。每年正月初,每个村寨都祭水鬼,除杀鸡
也称蕃字、蕃文、蕃书。记录西夏党项族语言的文字。西夏正式立国前大臣野利仁荣奉西夏主元昊命创制。大庆元年(1036)颁行,教国人纪事。共6千余字。笔画、结构多仿汉字。形体方整,类八分书。笔画繁复,用点、
1200—1243蒙古国将领。又作札剌、札剌儿。契丹族。御史大夫※石抹也先子。善骑射。成吉思汗十二年(1217),父战死,袭为御史大夫,领父所统敢死之士万余,黑衣为号,故曰黑军。次年,从木华黎伐金,取
1861年英国占领哲孟雄(今锡金)后,继续向北扩张。西藏地方政府为防止英人入侵,在亚东以南西藏管辖的热纳宗设立边卡,号召人民守土卫国,并获驻藏大臣文硕支持。英国人限令拆除,并以此为借口,于1888年3
?—1106北宋经略河湟地区边将。字处道。江州德安(今江西九江市境)人。※王韶子。少从父征战。谙练边情。宋元祐(1086—1094)间,上疏力谏勿弃河湟,末被采纳。元符二年(1099),随副统军王赡进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西部、西拉木伦河上游。牧地在围场北,东至翁牛特及巴林界,西至浩齐特及察哈尔正蓝旗牧厂界,南至翁牛特界,北至乌珠穆沁界。元属上都路及应昌路地,明为成吉思汗后裔住
即“皮逻阁”(671页)。
见“十王亭”(8页)。
书名。元翰林国史院修撰。卷数及起讫月日不详。元太祖、太宗、定宗、宪宗四朝初无实录。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十二月,翰林承旨撒里蛮奏请命翰林国史院纂修,从之。成宗大德七年(1303)十月,诸实录修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