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代善

代善

1583—1648

清初宗室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与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序称大贝勒。明万历在三十五年(1607),与兄褚英、叔贝勒舒尔哈齐等统兵接取东海瓦尔喀斐悠城降民,途经乌拉部边境,败乌拉部长布占泰阻截之兵于乌碣岩,阵斩乌拉贝勒博克多,以功赐号“古英巴图鲁”。四十一年(1613),与诸贝勒从努尔哈赤灭乌拉部,攻克其逊扎塔、郭尔多、鄂谟等城,大破乌拉兵,布占泰窜逃叶赫。四十四年(1616),后金建国,被封为和硕贝勒,参与国政。统率正红、镶红两旗,为旗主贝勒。天命三年(1618)四月,从努尔哈赤征明,冒雨进军,连克抚顺、东州、马根丹及台堡寨500余,获人、畜30万。四年,参加萨尔浒之战,多立战功。继下开原、铁岭,败蒙古宰赛援军。八月,克叶赫东、西2城,平叶赫部。六年,从努尔哈赤破沈阳、辽阳。十一年,父卒,同诸子、侄拥立皇太极为汗。天聪元年(1627)五月,从皇太极围困锦州,败明援军。三年十月,从皇太极征明,趋京师、克良乡等地。四年,围明大凌河城,败明援军4万,擒明监军道张春。六年五月,从征察哈尔,移师归化城,入明宣化府。崇德元年(1636),大清立国,晋封和硕礼亲王。从皇太极进军朝鲜,迫国王李倧降。八年(1643)八月,皇太极死,与诸王贝勒拥立福临为帝,并推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共同辅政。顺治五年(1648)十月卒。康熙十年(1671)六月,追谥曰烈,后人称作礼烈亲王。子孙世袭罔替,为清代八大铁帽子王之一。

猜你喜欢

  • 圣武

    大燕皇帝安禄山年号。756—757年,凡2年。

  • 科纳

    藏语音译,意为“不变科巴”,或译为“无期科巴”,汉称“死科巴”。解放前四川甘孜藏族地区农奴的等级之一。与西藏地区※“堆穷”(小户)相似,是头人、大寺庙和大活佛的附属户。终身被禁锢在份地上,世代为主人当

  • 延安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斡亦剌部长忽都合别乞后裔也不干驸马受封。

  • 巴儿忽

    蒙古“林木中百姓”(蒙古语称“槐因亦儿坚”,即森林诸部)之一部分。又作八剌忽、八儿忽、八里灰、巴儿浑、巴鲁忽歹、八立浑、八儿胡。唐初即以“拔也古”之名见于历史记载。蒙古诸部统一前,分布于贝加尔湖东北巴

  • 石人汪

    古地名。故址即今辽宁庄河县南石城岛。是唐与渤海水路来往必经之地。

  • 太原之戎

    古族名。戎之一支。周穆王西征犬戎,获其五王,遂迁戎于太原,故名。后周王屡征之,不克。太原的位置有今固原平凉说;包头五原说;山西太原说;赵城镇以南、冀城以西、永济以东、平陆以北说;山陕黄土高原东部说等。

  • 匹娄昭

    见“娄昭”(1762页)。

  • 温犊须

    汉代匈奴部落名。南北匈奴分裂后,隶属于北庭。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北匈奴为汉将窦宪大败于稽落山(今蒙古国额布根山)、私渠比鞮海(今蒙古国乌布苏泊),遂与日逐、温吾等81部、20余万人降汉。

  • 乌思藏三路军民万户

    元代宣政院对乌思藏属下萨迦本钦所授官职名。《元史》作乌思藏管民万户。约世祖至元五年(1268),元完成乌思(前藏)、藏(后藏)各地户籍调查,任命萨迦本钦为乌思藏三路军民万户,赐印信,置万户府。历任本钦

  • 珞根卡额

    旧时西藏地方政府在※珞瑜的旁兴、加热萨地区设5个珞巴定的俗称。“定”略似内地的乡、保。位于珞瑜地区的东部、雅鲁藏布江沿岸。原为珞巴族聚居地。清光绪七年(1881),※噶郎王统辖了※白马岗,遂在此按地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