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徽

元徽

?—530

北魏宗室。字显顺。鲜卑元氏(拓跋氏)。太武帝※拓跋焘玄孙,城阳王※元鸾子。粗涉文史,颇有吏才。正始二年(505),父卒,袭封城阳王。授游击将军,出为河内太守,在郡有治绩,享时誉。孝明帝时,为并州刺史,逢州内夏霜,禾稼不熟,民众逃散,遂开仓赈济,并注意安抚山胡。后拜安西将军、秦州刺史。还都,改度支尚书、兼吏部尚书,累迁尚书令,深受灵太后宠任。建义元年(528),拜司州牧,迁司徒。永安二年(529),北海王元颢攻入洛阳,随孝庄帝北投尔朱荣,还宫,以功,封侍中、大司马、太尉公,邑两万户。因惧尔朱荣忌,上表辞官封,遂去封存官。次年九月,与侍中李彧劝帝杀荣,事成,授太保,仍任大司马、宗师、录尚书事,总统内外。性多嫉,不欲人居其前,每入参谋议,独与帝决。朝臣有上军国筹策者,并劝帝不纳。十二月,尔朱兆袭洛阳,逃至山南故吏寇弥家,被弥杀害,送尸尔朱兆处。孝武帝即位后,赠太师、大司马,谥文献。

猜你喜欢

  • 骨力裴罗

    见“怀仁可汗”(1117页)。

  • 瓜别安抚司

    明、清四川麽人(今纳西族一支)土司名。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首领玉珠迫率众归清,清廷准其请,承袭安抚使,颁给印信、号纸,后隶盐源县(今四川盐源县东北卫城)会盐营。住牧盐源县瓜别。

  • 唐括

    ①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下均设抹里。唐括为辽太宗※永兴宫下之一抹里。②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唐

  • 门珞械斗

    清代西藏门巴、珞巴两族发生的三次械斗。位于西藏东南的※墨脱(白马岗)原为珞巴族的聚居地。18世纪中叶门巴族先后从不丹的布南卡、桑拉一带东迁于此定居。起初两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后门巴人大量迁入,出

  • 土尔番

    见“土鲁番”(68页)。

  • 地豆于

    东北古代族名。一作地豆干。《魏书》有专传,《北史》沿之。散居于※室韦以西,约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西乌珠穆沁旗一带。北界※乌洛侯,西接※柔然,南邻※契丹、※奚。游牧为生,食肉衣皮,不事农,多牛羊,出名

  • 通安州

    古州名。治所在今丽江县城东。南诏时称“三赕”。《元史·地理志》通安州:“治在丽江之东,雪山之下。昔名三赕,仆繲蛮所居。其后么些蛮叶古乍(年)夺而有之,世隶大理”。“三赕即三探览、桑川、神川(皆丽江县境

  • 常青

    1717—1793清朝将领。满洲正蓝旗人。佟佳氏。巡抚安图子。乾隆五十一年(1786),由都统、将军授闽浙总督。任内徇庇一些废弛营武、执法侵渔之贪官污吏。以彰化天地会领袖林爽文率众起义,攻克彰化,自泉

  • 俟吕邻部

    东晋南北朝时期北方部落名。又作叱吕引、叱吕勤,简译作俟吕或叱吕,误作侯吕或候吕。源于东胡鲜卑,首领称“大人”。其一支5000余户在拓跋什翼犍时(338—376年在位)由首领渴侯率领投鲜卑拓跋氏,世代在

  • 全扬歌

    壮族民间伦理长歌。因用五言勒脚欢(壮歌的一种)的形式写成,亦称《欢全扬》。流传于广西隆山(今马山)、上林、都安、忻城等地。原为“方块壮字”抄本。整理后,共2100行,分《天下不公平》、《天下众财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