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朝名臣事略

元朝名臣事略

书名。原名《国朝名臣事略》。元苏天爵编著。15卷。天历二年(1329)以前成书。集录元代前中期名政治家、军事家、学者始木华黎终刘因共47人墓碑、墓志、行状、家传,兼采他书可徵信的材料,加以剪裁、贯通,写成传略,并一一注明出处。编纂体例仿朱熹《名臣言行录》而叙次较详,又仿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录》而对材料有所弃取,不全录。每传之前有提要,概述传主氏族、籍贯、简历、年岁等。所据碑传120余篇,不少已经佚失,赖此书存其梗要,故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明初修《元史》,从中取材甚多。有中华书局影印元元统三年(1335)建安余氏勤有堂本。

猜你喜欢

  • 都噶尔阿喇布坦

    见“阿拉布坦”(1225页)。

  • 元武宗

    见“海山”(1935页)。

  • 支谶

    见“支娄迦谶”(268页)。

  • 爱登里啰汨没蜜施合毗伽昭礼可汗

    见“昭礼可汗”(1648页)。

  • 㕎馺可汗

    参见“署飒可汗”(2359页)。

  • 哈斯木汗法典

    哈萨克汗国法典之一。16世纪前期哈斯木汗制定。16世纪初期,哈萨克汗国在※哈斯木汗统治时期(1511—1523年或1508—1518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得到很大发展。为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根

  • 绰克讬

    清朝大臣。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太宗时,授二等侍卫。崇德六年(1641),随军征明,攻锦州,以功授一等侍卫。顺治元年(1644),在京都任内大臣、理藩院侍郎、议政大臣。后缘事革职。康熙十四年(1675

  • 大諲譔

    渤海国第十五世王。一说为※大玮瑎子。唐天祐四年(907,一作三年)玮瑎死,继位。多次遣使朝贡后梁、后唐,两次派裴璆使日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即位不久,与西邻契丹关系日趋紧张。在与契丹交界之扶余府驻重兵“

  • 和跋

    ?—403或404北魏官员。代郡人。鲜卑素和氏(后改和氏)。世领部落,为代国附臣。以才辩知名。道武帝拓跋珪时为外朝大人,参军国大谋,雅有谋算,拜龙骧将军,赐爵日南公。从平中原。天兴元年(398),以功

  • 南北部大人

    代国和北魏官名。代国和北魏初期用以统辖※内入诸姓及※四方诸姓部落之官员。据《魏书·官氏志》载,拓跋什翼犍建国二年(339),将统辖地区“分为南北部,复置二部大人以统摄之。时帝弟觚监北部,子实君监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