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和厅
旧厅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东南部,邻接河北、山西两省。元为兴和路。明初为天城卫边外地,嘉靖中(1522—1566)没入蒙古西土默特。清乾隆后为丰镇厅地,光绪二十二年(1896)析置兴和厅。1912年改县。产小麦、马铃薯及莜麦等。盛产绵羊。
旧厅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东南部,邻接河北、山西两省。元为兴和路。明初为天城卫边外地,嘉靖中(1522—1566)没入蒙古西土默特。清乾隆后为丰镇厅地,光绪二十二年(1896)析置兴和厅。1912年改县。产小麦、马铃薯及莜麦等。盛产绵羊。
元代傣族土司。元中统(1260—1264)初内附,至元十三年(1276)置。治所在今云南陇川县附近。隶金齿宣抚司,为金齿六路之一。《元史·地理志》:“其地曰骠睒,曰罗必思庄,曰小沙摩弄,曰骠睒头”。即
党项羌族首领。宋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继迁部将。宋雍熙二年(985)随同李继迁及部属张浦、李大信等诈降宋将曹光实,诱杀之,取银州,被李继迁授为蕃部指挥使。淳化元年(990),又为李继迁所遣诈降李继捧,取夏
见“罗桑丹贝坚赞”(1423页)。
见“布拉呢敦”(470页)。
明代东蒙古※六万户之一。明人异译作“袄儿都司”、“阿尔秃厮”。属※右翼三万户。名称源于“斡耳朵”(宫帐)。成吉思汗卒后,其后嗣将遗物供于8个白色毡帐(斡耳朵)组成的八白室内,作为祭祀成吉思汗的灵堂,该
①(?—1288)元朝大臣。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畏兀儿人,一说哈密里(今新疆哈密县)人。兴平等处行省都元帅※阿里乞失帖木儿之子。宪宗七年(1257),任平滦路达鲁花赤。请免银、盐、酒等税
西夏学士。党项人。官御史正,有谏臣、限量、文恭、东南姓官上大复封号。受皇族重臣、德师、中书、知枢密事嵬名德照之请,对以声分类的西夏文字典《音同》重新校勘,正其杂混,依声集类,共收大字6133,注字62
即“议政王大臣会议” (615页)。
隋代黔安少数民族起义首领。黔安(今四川彭水)人。大业三年(607),起兵反隋,夷陵(今湖北宜昌)各族人民多响应。翌年,又参与向思多领导的起义,杀隋将军鹿愿,围太守萧造,阻道路,断隋军粮运。后遭行军总管
见“怀信可汗”(11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