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凤鼻头文化

凤鼻头文化

台湾先民新石器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台湾中南部海岸与河谷盆地。其中高雄县林园乡凤鼻头遗址为代表,故名。学者根据时间顺序和遗物特征分为三个层序:(1)印纹红陶文化层,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出土遗物以细质红陶为代表,器皿多为手捏制成。器身印上绳纹或席纹。伴随陶器出土有石锄、石斧、石锛、石刀、石磨等一整套农业生产和粮食加工工具。此外还有大量石镞、石网坠,反映出渔猎在他们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2),黑陶文化层,其年代为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初叶,出土遗物以素面和刻划纹黑陶为代表,器皿有慢轮痕迹。石器磨制更加精致;(3),灰黑陶文化层,出土陶器以印纹灰黑陶为主要特征,纹饰以方格为主。这一文化层后期有刃石器已不多见,普遍发现铁器,明显受大陆汉族移民的文化影响。

猜你喜欢

  • 小军机

    清军机处的职官之一。“军机章京”的俗称,亦名“枢曹”、“军机司员”。相对※“大军机”(军机大臣)而得名。雍正八年(1730),清因用兵西北,设立军机处,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值缮写谕旨,是为设小军机之始

  • 巴特玛

    ?——1672清朝大臣。博尔济吉特氏。伊苏特之孙。天命四年(1619),随伯父宰桑古英和硕齐率族归后金。天聪二年(1628),授游击世职。五年(1631),随太宗征明,攻大凌河。六年从征察哈尔部。崇德

  • 多尔济达木巴

    见“多尔济丹巴”(853页)。

  • 娅拜节

    壮语音译。亦译“哑摆节”。壮族节日。流行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者宁、索乌一带。在每年夏历四月兔日举行。届时,集体集资买1头牛、2口猪、2只鸡和48尾鱼作祭品,前往娅拜山举行祭祀。男女老少均到场

  • 耿杖子石棺

    现仅见刻有契丹文字的石棺。早年出土,为当地农民改为猪槽,1977年于辽宁省建昌县素珠营子乡耿杖子村发现收存。质地沙岩,呈长方槽形,长64.5厘米,宽41厘米,高44厘米。四面皆雕刻,正面刻饰门窗及图案

  • 伊尔根

    满语音译。满洲人对平民百姓的称谓。是人民、黎庶、齐民等称的同义词,属被统治阶级中的一个阶层。此词,并不是专指满洲、蒙古、汉军中百姓,如“明国伊尔根”,即指明王朝统治下的百姓。后金天聪(1627—163

  • 满洲八旗

    见“八旗满洲”(30页)。

  • 通古思鲁克之战

    清军与大小和卓木叛军间的一次战役。乾隆二十三年(1758)八月,清军克库车。霍集占(小和卓木)经阿克苏、乌什兆叶尔羌(今莎车)。清定边将军兆惠率师往讨,夺取霍集占所筑高台,驻兵城东。敌自东、西、北三面

  • 真珠叶护可汗

    ?—659唐代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氏。乙毗咄陆可汗之子。原为颉苾达度设、真珠叶护。素与泥伏沙钵罗可汗有隙,结弩失部五部共击泥伏沙钵罗。永徽四年(653)嗣位后,数遣使赴唐求援军讨泥伏沙钵罗。六年(655

  • 河西乐

    元朝对西夏民族音乐的称呼。因西夏故地被称为河西而得名。蒙古王朝初期,接受西夏进士高智耀的意见而征用西夏旧乐,为蒙古制乐之始。后元朝虽兼采其它民族音乐,但仍继续使用。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以后,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