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前秦哀平帝

前秦哀平帝

见“苻丕”(1340页)。

猜你喜欢

  • 陇西四川总摄

    元代管理陇西、四川佛教寺院僧尼之僧官。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后改名宣政院),命八思巴领院事。以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事务。元军取陇西、四川各地,置僧官以总摄当地佛教事务,隶总制院或宣政院。至

  • 哈儿八真

    见“古儿别速”(441页)。

  • 范夫人城

    汉代地名。约在今内蒙古百灵庙北。原为汉将所筑,将亡,其妻范夫人率余众卫之,故名。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兵败该地,降匈奴。

  • 耶律琮

    见“耶律合住”(1310页)。

  • 阿郭日哈

    即“都定臣”(1816页)。

  • 源氏

    南北朝时期鲜卑姓氏之一。鲜卑秃发氏一支。为南凉国君秃发傉檀后裔。南凉嘉平七年(414),凉王秃发傉檀为西秦所败,归降,南凉亡。子秃发贺等投依北魏,以才智见称,为魏帝拓跋嗣所器重,历封西平侯、西平公。因

  • 卜奎至呼伦贝尔驿道

    清代东部蒙古地区驿道之一。雍正十年(1732),设置10站,乾隆元年(1736),调整各站之间距离并延长,设17站,长898里。咸丰七年(1857),又增加3站,延长360里,最后成21站,即:从卜奎

  • 木刮

    傈 僳僳语音译,意为“古歌”或“古调”。傈僳族古老的叙事民歌曲调名。通常在老年或成年男子之间对唱。一般为一个或两个歌手领唱,其余歌手群起和唱。领歌词至少两句,多可达10多句,和唱词主要为最后两句。内容

  • 却隅语

    又有人称扎巴语,我国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部分藏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主要分布在甘孜州的新龙、雅江、理塘3县的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7千。却隅语有方言差别,可分为东、西两个方言。方言间

  • 耶律留哥

    1165—1220金末结蒙反金自立之将领。契丹族。金代为北边千户。蒙古兴起,金卫绍王为防备契丹人叛金投蒙,令两户女真人夹居一户契丹人,引起不满。崇庆元年(1212),在隆安(今吉林农安)、韩州(今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