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北辽

北辽

辽朝末年兴宗孙耶律淳在南京(今北京)建立的临时政权。金兵继天庆十年(1120)五月攻克辽上京后,又于保大二年(1122)正月十五日攻克中京。辽天祚帝闻讯,以宰相张琳和李处温辅佐秦晋国王耶律淳留守南京,率众出居庸关西逃,三月至夹山(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数日间与南京信息不通,李处温遂与弟李处能及子李奭外假“怨军”,内结都统萧斡,与诸大臣耶律大石、左企弓、虞仲文、曹勇义、康公弼及奚王回离保等于三月在南京拥立耶律淳称帝,号天锡皇帝,改元建福,世称“北辽”。降封天祚帝为湘阴王。国土本已残破的辽朝又分为二:北辽据有燕、云、平、上京、中京、辽西6路,天柞帝仅辖沙漠以北、西南、西北两路都招讨府和诸蕃部族而已。封妻萧贤女为德妃。回离保为知北院枢密使事,军旅之事悉委耶律大石。遣使报宋,免岁币以结好,宋不应。又遣使奉表于金,乞为附庸,未果,耶律淳于六月病死。遗命立萧普贤女为皇太后以主军国事,遥立天祚第五子秦王耶律定为帝以存社稷,改元德兴。十一月,萧普贤女5次奉表于金,求立秦王,金不许。同月,金兵破居庸关,萧普贤女率兵出古北口奔天德军,见天祚帝,于次年二月被杀,北辽亡。

猜你喜欢

  • 丹必占灿

    俄籍卫拉特喇嘛。又译丹必扎拉参、嘉喇嘛、札喇嘛。自称为卫拉特蒙古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之孙。1890年受沙俄派遣,到外蒙古科布多、乌里雅苏台一带活动,向杭达多尔济等蒙古上层鼓吹民族分裂、散布亲俄思想,

  • 科布多

    清代地名。又译和卜多、科卜多。位于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西北(即今蒙古境内科布多)。以地有科布多河得名。词义意谓“箭橐”。初隶准噶尔。康熙三十六年(1697)噶尔丹死后,并于清,清军于其地置屯田。雍正八年

  • 国诚牌

    女真文字符牌。1976年出土于原苏联滨海地区苏昌城以北赛加古城155号遗址。银质。圆角长方形。长22厘米,宽6.5厘米。上端有一圆孔系穿。牌上女真字为空心楷体,首字为御押,正文分3组,共5字,意为“国

  • 呼尔璊之战

    清军平定大小和卓之乱的一次战役。乾隆二十三年(1758)十二月,定边右副将军富德闻定边将军兆惠于喀喇乌苏被布拉呢敦(大和卓)、霍集占(小和卓)叛军围困,率军自乌鲁木齐挺进南疆。至巴尔楚克,与参赞大臣舒

  • 生铁黎

    参见“岐黎”(1068页)。

  • 北户录

    书名。唐代岭南志书。3卷。唐段公路(一作公璐,临淄,今属山东淄博人)撰。作于唐懿宗咸通(860—873)年间。内容记述岭南(今广东、广西、海南岛及越南北部)物产、风土、人情、习俗等,叙及广西土著民族壮

  • 阿尔泰乌梁海

    清代乌梁海部落名。一称阿勒泰乌梁海。“阿尔泰山乌梁海人”省称。初隶准噶尔。乾隆十九年(1754),为清散秩大臣萨喇尔抚服。复受命招徕汗哈屯乌梁海众(今新疆阿勒泰县喇嘛昭一带)。二十七年(1762)置7

  • 弊剌

    参见“駮马”(1782页)。

  • 德格者

    狍皮褥子。鄂温克语音译。亦作“德螫”。流行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鄂温克族猎民传统的卧具之一。两张狍皮可做1条。有御寒,防潮湿作用。

  • 桵懒

    见“萧蒲离不”(20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