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吐鲁番旗

吐鲁番旗

清代札萨克旗之一。清廷以吐鲁番维吾尔族人所建的旗分。准噶尔势力崛起后,吐鲁番即处于准部统治者的控制之下。康熙五十九年(1720),吐城大阿珲额敏和卓等代表民愿遣使向清请求内附。雍正三年(1725),清廷以其愿从者600余户内徙于肃州。十年(1732),世宗胤禛封其为札萨克·辅国公。时准军兵败额尔德尼昭,无力再袭西路,于是将其余户徙于瓜州,由额敏和卓总辖。乾隆十九年(1754),为敷设诸旗官,制同蒙古诸札萨克旗。二十一年,迁鲁克沁,翌年,返回吐鲁番。此旗对天山南路的统一曾作出较大贡献,对伊犁的维民屯垦事业亦起较大作用。清廷曾以札萨克(旗长)额敏和卓图形紫光阁,王爵列诸“回爵”之首。

猜你喜欢

  • 塔儿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洮尔河卫。据《明会典》载,为“正统后继置卫”之一,一说置于永乐(1403—1424)初年。天顺五年(1461)十一月,命该卫故指挥佥事阿路秃之子塞兀得袭职。塔儿河清代

  • 厄尔德尼俄尔克他克他耐

    见“额尔德尼额尔克托克托鼐”(2538页)。

  • 元氏长庆集

    书名。唐元稹(779—831)撰。60卷。稹字微之。河南洛阳人。鲜卑元氏。隋兵部尚书元岩六世孙。少工属文,贞元(785—805)举明经科。穆宗长庆二年(822),曾任三月宰相。后历任同州刺史、武昌节度

  • 瑶人弩

    见“编架弩”(2308页)。

  • 守塞羌

    羌人之一支。又称保塞羌。以为汉朝保守边塞,故名。西汉景帝时(前157一前141在位),匈奴南下奴役诸羌,居于河湟北侧的研种留何羌请求汉朝保护,助汉守陇西边塞。汉朝将其迁徙于陇西郡南之狄道、安故、临洮、

  • 蒙格西送火

    羌族神话故事之一。流传于今四川汶川县雁门乡。神话叙述太古之世,人神未分。羌人女首领阿勿巴吉与天上火神蒙格西相爱成亲,生子名燃比娃。后由于天上恶神喝都作祟,施以魔法,使天昏地暗,大地出现第一次冬天,白雪

  • 僧格林沁

    ?—1865清朝将领。科尔沁左翼后旗(今内蒙古科尔沁左后旗东北)人。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道光五年(1825),承袭科尔沁札萨克多罗郡王爵。后授御前大臣、蒙古正蓝旗、满洲镶白旗都统。咸丰三年(1853

  • 突吕不室韦部

    契丹部族名。原为大、小2黄室韦户,契丹开国前夕,为※耶律阿保机所征服,分置突吕不室韦部与※涅剌拏古部。开国后,成为太祖20部之一。隶北府,置节度使统领,部族军属东北路统军司,戍泰州东北。

  • 那斯黑刻

    赫哲族旧时下服的一种。赫哲语音译,意为“狍皮长裤”。今内蒙古、黑龙江境内的鄂温克、鄂伦春族和赫哲等族过去皆穿狍皮裤,然各族称呼不一,制作也不尽相同。赫哲族多以狍皮制,3张狍皮可缝制1条。一般系男人穿,

  • 永宁寺

    北魏都城洛阳佛寺。北魏熙平元年(516),遵灵太后胡氏之命建,位于洛阳城内太极诸殿前阊阖门南一里御道西。寺东有太尉府,西对永康里,南界昭玄曹,北邻御史台。寺中有九层浮图一所,架木为之,举高90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