唵木海
蒙古国将领。巴儿忽氏。孛合出子。初与父俱事成吉思汗,征战有功。熟知炮术,谏言“攻城以炮石为先,力重而能及远” (《元史》卷122),其策被纳,深受重用,命为炮手。太祖九年(1214),随木华黎攻金,任随路炮手达鲁花赤,教500余人学用炮技术,在略定诸地中起颇大作用。太宗即位后,留为近侍,讲授武艺。四年(1232),从攻河南,有功。宪宗二年(1252)升都元帅。次年,随汗弟旭烈兀西征,破西域诸地而返。
蒙古国将领。巴儿忽氏。孛合出子。初与父俱事成吉思汗,征战有功。熟知炮术,谏言“攻城以炮石为先,力重而能及远” (《元史》卷122),其策被纳,深受重用,命为炮手。太祖九年(1214),随木华黎攻金,任随路炮手达鲁花赤,教500余人学用炮技术,在略定诸地中起颇大作用。太宗即位后,留为近侍,讲授武艺。四年(1232),从攻河南,有功。宪宗二年(1252)升都元帅。次年,随汗弟旭烈兀西征,破西域诸地而返。
?—914一作张奉。沙州(今甘肃敦煌西)人。※张议潮之孙。唐昭宗光化三年(900),被唐封为归义军节度使。天祐二年(905,一说三年),建西汉金山国,自号“西汉金山国白帝”、“圣文神武白帝”、“圣文神
见“阿里钦部”(1224页)。
亦作状达、专达等。满语音译,汉译“什长”,即十户或10人之长。清初满洲等族居民住户中和军事组织中基层单位的管辖人。(1)满族村屯居民中,每以10户立一长;遇出猎,亦以10人立一长。于游牧部落蒙古中,制
白族古代史书。亦作《僰古通记》、《僰古通纪》,简称《白古通》,《僰古通》、《白古记》。作者、卷数不详。约成书于宋代大理国时期。以白文著述。主要记载唐、宋时期有关南诏、大理国的神话传说故事,白族的起源和
十六国时期陕西关中渭北地区羌人的总称。分布地区西起陕西旬邑马兰(栏)山,东至大荔、合阳、李润堡、杏城为主要居地。首领称王。有北羌王盆句除、北羌四角王薄句大等,曾掀起反抗前、后赵的斗争。
1859—1952清朝海军大臣,北洋政府内阁海军总长、海军上将。字鼎铭,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回族。原籍雁门(今山西代县)。元代,萨都喇之后;萨天与之十世孙。同治八年(1869),考入福建马江船政学堂
见“牂柯”(1960页)。
?—1635清初将领。蒙古正黄旗人。曼精氏。世居喀尔喀地方。初仕明任守备官。天命六年(1621),率35人降后金。七年,随军征明,克广宁城。以功授游击世职。天聪元年(1627),连败锦州城、宁远城,皆
见“仇由”(320页)。
渤海国宗王。一说为※大元义子。唐贞元十年(794)正月,率30余人赴唐朝贡,受唐封右卫将军同正,余皆拜官有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