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嘉靖河州志

嘉靖河州志

甘肃省方志,吴祯撰,清刘卓增订,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修,四十二年(1563)金台刘氏仕优堂重刻。正文共4卷,卷首1卷,卷1地理志,包括沿革、郡名、分野、形势、疆域、山川、城池、桥梁、里廓、古迹、灾祥、丘墓等目;食货志,包括户口、贡赋、物产。卷2官政志,包括公署、行署、职官(增补至隆庆五年1571)等;典礼志,包括祠祀;学校志,包括庙学;选举志,包括科第、岁贡、贬封等;人物志,包括名臣、谪官、乡隽、隐逸、武功、忠节、孝节等。卷3—4为文籍志,包括诰敕、诗赋、记铭。卷首冠有城池、郡治、儒学、河源等图四帧。是研究西北地区民族关系和茶马互市的重要参考书,今甘肃省图书馆藏有抄本。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有重刻本。

猜你喜欢

  • 松坪土百户

    明清两代四川羌族地区土司名。其先韩腾于明末授土百户。清顺治年间(1644—1661),颁给号纸,无印信。辖407户,年纳青稞8.8石,交叠溪营守备衙门,折充兵米。

  • 南坡之变

    元英宗时的一次政变。延祐七年(1300),元仁宗死后,其子硕德八剌即帝位,是为英宗。至治二年(1322),权臣铁木迭儿与答己太后相继病死,英宗起用拜住为中书右丞相,锐意施行新政,推行汉法。为此遭到蒙古

  • 嘲稳部

    辽代部族名。辽兴盛后,归附于辽,成辽属部之一。辽置该部诸官职,属辽北面属国官。按辽制,凡属国、属都之官大者可封大王,小者置部节度使,命原部酋长与※契丹人区别而用,此恩威兼制,以保柔远之道。辽兴宗重熙十

  • 古邹

    即“古邹大加”(442页)。

  • 光定未年借贷契约

    西夏文契约。手写,行书。1页13行。正文7行,记西夏光定未年(1223)四月二十六日党项人耶和小狗山向另一党项人��合讹阿金刚借3石谷物,至同年八月一日须还4石5斗,即3个

  • 阁院寺

    又称阁院禅林寺,俗称大寺。为辽代重修、保留辽建筑特色的佛教寺院。位于今河北涞源城内西北隅。据县志称,寺为东汉时所建,辽代大修,其主体建筑文殊殿,又名大雄宝殿,为辽代建筑。殿前有辽应历十年(960)经幢

  • 果尔沁

    ?—1670清初将领。蒙古族。瓦三氏。※阿尔沙瑚侄。初仕后金为牛录额真。崇德八年(1643),叔死后,袭世职一等甲喇章京。顺治(1644—1661)初,随军入关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升镶白旗蒙古梅勒章

  • 寨公田

    傣语称“纳曼”。农民称之为“纳曼当来”,意即“寨内大家的田”。指解放前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制下为村社集体占有的土地。时村社之间有严格的地界;与村社成员一起生活而不脱离村社的人,均可平均分得一份土地使用

  • 斡赉城卫

    见“兀勒阿卫”(111页)。

  • 代善

    1583—1648清初宗室大臣。满族。爱新觉罗氏。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与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序称大贝勒。明万历在三十五年(1607),与兄褚英、叔贝勒舒尔哈齐等统兵接取东海瓦尔喀斐悠城降